修自己:年終評比,你得不到優秀

修自己:年終評比,你得不到優秀

先講一個小故事。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幹什麼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近來,常常聽到身邊同事的抱怨。

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自己的成績得不到他人的認可,自己該有的待遇得不到兌現……

為什麼他的付出並不比我多,但得到卻比我多?為什麼他的頭頂有如此燦爛的光環,而我的頭頂黯然失色?莫不是他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手段?莫不是上天對他有什麼特殊的青睞……

我要說,其實人與人之間本來確實有什麼不同,上天也從來不會特意的青睞某些人,他人的獲得,他人的光環,都是他人主動爭取的,你若是對自己袖手旁觀,上天自然也就對你冷眼相看!

失去有失去的原有,存在有存在的合理!

我不是一個雞湯烹製大師,我只是絮絮叨叨講一些自己的體會。

我自認為是一個資質平庸,且不求進取的人。學生時代,見不到我努力刻苦;成人之後,也見不到我孜孜以求。如今年逾不惑,仍舊一事無成,混跡於芸芸眾生。在同學群中,看到那些飛黃騰達的高談闊論,我只能是自卑的禁言潛水;在工作圈裡,看到那些平步青雲的趾高氣揚,我只能是坦然的暗自神傷。

我也並沒有達到視名譽榮耀為糞土的境界,可望成功是每一個人的本能,平凡如我,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我只將眼光盯在他人的收穫與光環上,那必然更加使我感到失落與憤怨,於是,我只能將眼光投向自己。我是否也擁有像他人那樣的優異的資質,我是否也付出過像他人那樣卓絕的努力,我是否具備像他人那樣執著的意念?如果沒有,那我就沒什麼可值得抱怨的,他人的獲得與光環也就沒有什麼好值得羨慕的!

當然,我並不是主張人生應該安於現狀、不求進取、得過且過、與世無爭。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競爭的時代,角逐、比拼無處不在,身處其中,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置身其外。我所要表達的是,當我們在競爭中暫時處於劣勢時,切莫只是眼光朝外,那樣只會讓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充滿怨恨,以致於喪志鬥志;我們應該多反省反省自己,是否也存在不足之處!“水滴石穿”,也並非水一滴就能石穿!

當然,現實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人投機鑽營者,走捷徑、道歧路而獲取非分名利的人。但越是面對這樣的人,我們越要保持內心的平和,要有足夠的耐心,要信任整體,要相信常態!要知道世上絕無毫無雜質的泉水,也絕無不染塵埃的空氣。

再講一個故事吧。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我說過我不是一個擅長熬製雞湯的人,自然也不會講什麼大道理。也許你會對我的絮叨嗤之以鼻,也不你會對我的囉嗦不以為意。沒關係,我的絮叨並不求你的認可,我的囉嗦也只為求得自己的安寧!

至於為什麼我還要講這些簡單的道理,還是用一個故事來回答吧。

白居易向鳥巢禪師請教:“佛法的大意是什麼”

鳥巢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裡哼了一聲,說:“這個,三歲的小孩也知道這樣說。”

鳥巢禪師說:“雖然三歲的小孩也說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夠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禮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