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人是什麼時候知道腦子是用來思考的,而不是心臟?

用戶5024731289364


古人很早就知道。歷代中醫典籍所指的“心”,是對生理功能的闡述,而不是單獨的解剖位置含意。中醫所說的“心”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可以分為“血脈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脈之心,更多指的就是在解剖位置上的“心臟”。“神明之心”,更多指的就是解剖位置上的大腦。並不是古人不知道,而且含意被理解錯了。

西醫進入中國時,為了方便,翻譯時就採用了中醫的名詞,例如“心、肝、脾、肺、腎”,但是西醫在解剖和生理方面的闡述,和中醫對這些臟腑的實際含意闡述是有差別的。



中醫王思遠


大約在1835年一一一1840年間,由心臟思考問題才轉為大腦思考問題。


秦官鋒


古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認為心是人們的思維器官。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是,心臟這個器官有思考的功能,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先人們認為,心臟是思考器官,人的思維來源於心臟。

因為在古代,由於科學、醫學不發達,古人只能根據日常經驗的積累來發現客觀規律。

當古人發現,人或動物的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心臟與身體分離,人或動物的生命、思維活動會立即停止。

因此,古人就會覺得心臟關乎性命、思維。

其次,心臟位於人體中心位置,還受到胸骨的嚴密保護。因此,在古人們看來,心臟是人體最重要、最核心的器官。心臟就如一個國家的君王,君主控制著整個國家,是一個國家靈魂所在,心也是人的靈魂所在,對心口的保護也會格外講究。

最後,人的情緒波動會引起心臟不同的反應。

如一個人在情緒激動時,心臟跳動就會加速。情緒變化劇烈,還會引起心臟的不適反應,如我們時常說的:心痛、心酸、心寒等狀況。

而害怕時,心頭亂跳;心情平靜時,心跳則相對緩慢平穩,也沒有不適;當對異性產生愛意,心口總是小鹿亂撞。於是人們很自然就認為心臟與情緒波動、精神狀態有關。

因此,古人便會認為,心臟是一個人的核心,是人靈魂和思維的所在。

在我國古代醫書中,也有有了對腦的功用的認識。

古代醫書認為,腦為奇恆之腑之一,位於顱內,由髓彙集而成。

《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於腦。”

而到了明代,人們或許認識到大腦才是用來思考的。

在明代,李時珍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腦與精神活動有關,謂“腦為元神之府。”

在汪昂《本草備要》更是有“人之記性,皆在腦中”的記載。

後來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又進一步指出:“靈機記性在腦者,因飲食生氣血,長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由脊髓上行入腦,名為腦髓;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兩目系如線長於腦,所見之物歸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小兒週歲腦漸生,舌能言一二字。”

王氏將諸感官功能謂為靈機,統歸於腦,可算是中醫書籍言腦功用最全面的了。

隨著近代的到來,人們漸漸知曉了大腦才是用來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