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輿地:歷史上的關中、關內外、關東西、關左右都是哪裡?

頭條號寒鯤的這次【讀史輿地】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的“關+方位”類地名都是指哪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哪些流變與不同之處。



關中

“關中”最初是秦國用來指稱函谷關、崤山以西秦地的語詞,關中的“關”,也僅指函谷關,“關中”也常常與“關外”(函谷關以外)相對使用,語義略等於“關內”。

“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史記·秦始皇本紀》

理由有三:

①戰國時期各國在命名地名時,常常以國都所在之處為“中、內”;

②四塞說中的散關、蕭關均未出現於先秦的記載中;

③“中”字本身也有“內、裡”的含義(水中、空中)。

到了漢代以後,由於西北地區先後迭起的漢匈戰爭與漢羌戰爭需要,先後在隴山設置了蕭關,在秦嶺設置了諸散關,二關方才能夠與函谷關、武關並論。從兩漢開始,“關中”語詞逐步與先秦語境中指稱秦地的“天府”一詞融合,並恰好配上了逐步流行開來的九州說中的“雍”字本義,“天府”與“雍”都有“四面山脈之中”的含義,關中也便逐步由“函谷關以內”的先秦語義,轉變為“四關之內”的漢以來語義。

“雍,塞也。四面有山,雍塞為固也。”——應劭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隨著漢武帝為了照顧楊僕而將函谷關城由靈寶東移新安,新址函谷關偏離了原本位於關前的崤函古道,再加上黃河淤積,崤函古道險要性降低,函谷關的地位便在漢末以來,被曾經的桃林塞——潼關所取代。以至於,宋元明清以來便不再視豫西弘農之地為關中,今天所謂關中,實際上已經不再已函谷關為東界,反而以潼關為東界了。

明清以降,尤其是近現代,隨著現代自然地理學命名方式的推廣,“關中”一詞徹底與斷陷沖積而成的渭河谷地“關中平原”相重合,西起汧渭之會,經涇水、洛水與西安八水,直至渭汭(渭水入黃河處),西起隴山、南抵秦嶺、北達黃塬、東至黃河,反而不再嚴格地以四關之地為界(唯餘潼關依舊處於東界,散關大致處於西界偏南,蕭關、武關均已深入南北界外)。

讀史輿地:歷史上的關中、關內外、關東西、關左右都是哪裡?

關中與周邊歷史地理分區

關西

“關西”這個稱謂,是秦漢一統以後,逐步用來取代“關中”原本含義的,也即函谷關以西之地,主要流行於漢唐時期。由於漢唐時期,長安與洛陽幾乎各佔一半定都時間,且統治者不再像秦人那般把關中平原視為內中之地,而是像周人那樣把河洛中原視為天下之中,所以再用關中來指稱函谷關以西之地就不是那麼貼切了。再加上,“關中”語詞的含義也在漢代逐步收縮為四關之內,關西也便更有必要被使用了。“關西”的“關”,隨著函谷關的衰落,也經歷了由函谷而潼關的變化。

讀史輿地:歷史上的關中、關內外、關東西、關左右都是哪裡?

潼關與函谷關的相對位置

秦漢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漢書·趙充國傳》

諺曰:‘“關西出將,關東出相。”——《後漢書·虞詡傳》

在漢代,尤其是東漢時期,關西主要包括雍涼二州之地,與當時的“山西”(崤山以西)之意相重,偶爾也會包含幷州。雍涼並三州,由於在漢唐時期位接西北,是主要應對塞外來敵的邊郡,所以民風更加剽悍敢戰,多出將官。

“古人有言,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三秦饒儁佚異,汝異多奇士。”——《晉書·姚興載記》

從《晉書》裡的這句話可見,似乎在唐人的眼中,關西與三秦相重合。考慮到唐人距離漢人未遠,此處的三秦應當與西楚分封的三王國範圍相當,也即雍、塞、翟三國,或者說“關中+陝北”。不過唐人李賢注《後漢書》時,所列舉的關西出將例子,又包括了隴西出身的李廣、趙充國與辛武賢,所以唐人對於關西的定義,似乎存在廣義(關隴)、狹義(三秦)之分。

關東

關東在歷史語境中有前後兩個含義,周秦漢唐時期的關東,是指函谷關、潼關以東,語義大致與當時的“山東”、“關外”相重合,是指包括河洛中原在內的整個黃淮海平原。

讀史輿地:歷史上的關中、關內外、關東西、關左右都是哪裡?

漢唐時期的關西與關東(關中與關外)

宋元以降,由於華夏帝國的軍政核心由關洛遷往北京,原本位於東西兩京之間的函谷關、潼關、崤山等地標不再具有界分東西兩京所各自代表的兩大板塊的意義。所以,周秦漢唐語境的關西關東便相繼“失效”,不再使用。

隨著遼西走廊通行性的改善,以及東北方向塞外族群威脅逐漸超過西北方向,位於華夏帝國後一千年帝都以東的山海關便具有了極強的戰略地位,因此從明代中前期開始,關東逐步成為山海關以東的整個大東北地區的簡稱。“關外”也隨著“關東”一道成為修飾這一區域的語詞,至於“關西”,由於帝都所在的緣故,並沒有隨著“關內”一道成為山海關以西以內之地的稱謂。

讀史輿地:歷史上的關中、關內外、關東西、關左右都是哪裡?

明清時期的關內與關東

關右、關左

古人坐北朝南,背靠北方,面向南方,所以以西方為右,以東方為左。關右、關左,便是關西、關東的另一種說法,當然這一說法主要使用於漢唐時期,而且“關右”所指稱的以關中平原為中心的關西地區,由於整體性比關東關左強,用起來更明確,使用的頻率也更高一些。

關南

“關南”的使用比較短促,主要出現於宋遼對峙時期,是指後周柴榮所收復的燕雲十六州中瓦橋、益津、淤口三關以南之地,主要是指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之地(河間、任丘一帶)。

關內、關外

“關內”在漢唐時期與“關中”、“關西”等同,是定都長安的王朝對於所在區域的稱呼,此處的“關”,自然還是“函谷關”與“潼關”;“關內”在明清時期幾乎等於“塞內”、“口內”,意指長城某處關隘以內;

“關外”在周秦漢唐均與“關東”、“山東”等同,此處的關,自然還是函谷關或潼關;“關外”在明清時期則並不完全與“關東”等同,往往與關內相對,與“塞外”或“口外”一詞等同,意指“長城某處關隘以外”。

讀史輿地:歷史上的關中、關內外、關東西、關左右都是哪裡?

明清時期的關內與關外

本文是頭條號寒鯤的【讀史輿地】系列文章之一,獲取更多歷史地理類文章推送,歡迎關注頭條號寒鯤。往期文章,可點擊寒鯤頭像,進入寒鯤頭條號主頁瀏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