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關中”是古代對陝西八百里秦川的泛稱。範圍多變,戰國秦漢時期的關中還包括秦嶺以南的漢中、巴蜀地區和隴西、陝北一帶。唐代所謂關中,一般是指潼關以西,散關以東,蕭關以南,武關以北,即以今天所說的渭河平原為主體。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歷史上有兩關、三關、四關及眾關之說。今天來說一說關中歷史上的“九大雄關”。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關中】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位於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戰國時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之稱。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函谷關】

【潼關】關中東部門戶。位於今陝西省潼關縣,該關由於臨近潼水,故名潼關,也有人認為黃河在這裡向南奔流,潼擊關山,故名潼關。該關“上躋高隅,俯視洪流,盤紆峻極,實謂天險”,登臨關頂,東望則崇山峻嶺,逶迤相接,西望則川途曠然,一平如坻,自古被譽為“百二之固”,意為百萬之兵,可拒二倍之旅。隋唐時期李淵義軍、安祿山叛軍、皇朝義軍都是攻克潼關後,長驅西進,佔據長安。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潼關】

【武關】關中東南關隘。位於今陝西商州區。該關西有商洛終南山,東有熊耳馬蹬山,中有一線長谷,地勢險要,自古就有“一夫守置,千夫沉滯”之稱,為關中通往荊楚的交通要道。唐將王難得在這裡擊敗了安史守將;唐將郭子儀即從武關出兵,收復了長安;唐將尚可孤自襄陽入武關赴援,配合將軍李晟收復長安;唐僖宗中和四年,黃巢起義軍在關中被唐軍擊敗後,也從武關南下,轉戰河南地區。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武關】

【散關】關中西部關隘。位於今寶雞陳倉區大散嶺上。這裡東臨秦嶺,西屆隴山,當山川之會,扼南北之交,地勢險要,自古為秦蜀咽喉要道和兵家必經之地。唐朝時期安史亂軍進入長安,唐玄宗就是從散關南逃成都。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散關】

【蕭關】關中西北關隘。位於今甘肅平涼東南三十里。該關史稱“襟帶西涼,咽喉靈武,實為北面之險。”自古是關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唐太宗貞觀末年,曾北出蕭關,巡幸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西南),會見突厥、回紇等族酋長,被諸蕃上尊號為“天可汗”;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太子李亨從蕭關北上,即位靈武,是為肅宗。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蕭關】

【金鎖關】關中北路關隘,位於今銅川市北三關口以南神水峽以北,曾是“榆塞秦關襟喉要地”,是關中的北大門,自古是軍事必爭之地。

“關中”顧名思義為“險關之中”,險關指的是哪幾座關隘?

【金鎖關】

【隴關】關中西部關隘。有新故兩關,故關即大震關,位於今陝西隴縣西六十一里隴山之中。相傳漢武帝西行至此,突遇雷震,故而得名。唐高祖武德七年,突厥從原州南侵,曾攻陷此關。唐代宗廣德年間,吐蕃佔領大震關,先後攻陷了河西、隴右大片土地。唐宣宗大中六年,隴州防禦使薛逵奏請將隴關移至源縣西一百四十六里,並改名安戎關,後又稱安彝關,是為新關。

【嶢關】關中重要關隘之一。關址在今陝西商州區西北,因臨嶢山得名。自古為關中平原通往鄂、豫的交通要塞。公元前207年,劉邦破武關後被阻於此,遂繞關逾蕢山,破秦軍於藍田南。北周武成元年移置青泥故城(今陝西藍田)側,改名青泥關。建德二年又改名藍田關,因藍田縣得名。

【蒲津關】關中東北關隘。位於今陝西大荔縣朝邑鎮西南黃河西岸,亦名臨晉關。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從晉陽引兵南下,即從蒲津渡過黃河,進入關中,攻克長安的。史載:“隔秦稱塞,臨晉名關,關西之要衝,河東之輻輳。”

【駱谷關】關中南面關隘。位今西安周至縣西南一百二十里駱谷南口。唐高祖武德七年,開鑿駱穀道以通梁州(治所在今陝西漢中),因置駱谷關於此關之北七里,唐太宗貞觀初移於此處。因此關路途較近而又平坦之故,唐代後期唐德宗、唐憲宗、唐僖宗都是從此關南逃巴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