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01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过年了,大家都纷纷选择带孩子回老家。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能够一家人团圆,又能够带孩子体验一番不同的生活,对他们开阔眼界和拓展知识面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很可惜的是,回家过年的话,孩子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

一个亲戚跑过来,“哇塞,宝宝多大了啊,这么袭人(注:袭人是开心爸爸老家的话,就是指这个孩子长得很可爱,很招人喜欢的意思)”说罢,还要用手捏一捏孩子的脸。然后爸爸妈妈就会对孩子说“这个是舅舅,你和舅舅打个招呼吧!”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我们小的时候是不是也被爸爸妈妈逼着和亲戚们打招呼问好,要是不打招呼的时候就会直接贴标签,你看这个孩子,见了长辈都不懂得问声好一点都不礼貌之类的。而且开心爸爸也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因为孩子不和别人打招呼而批评孩子,或者就是强迫孩子叫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弄得自己也挺尴尬的,孩子也挺不愉快的。

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不这样做的话,别人都会在背后嘀嘀咕咕“你看谁家的那个孩子,还说是什么大城市的孩子呢,见了面连个招呼,连个爷爷奶奶都不会讲,切!”说实话,碰到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为难的。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到底是应该逼着孩子去问好,养成一个礼貌的习惯?还是听之任之让孩子自己来选择?

02

说实话,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见到亲戚朋友们都能够甜甜的打招呼什么的,显得自己也是教育很到位。如果孩子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叫去问好的话,爸爸妈妈就会碍于面子当着客人的面说孩子没礼貌,或者说孩子胆小怕羞等。

也许爸爸妈妈说这话就是一种自嘲的心态,但是在孩子听来就不一样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典型的给孩子贴标签行为,寥寥几句话就给孩子贴上“没礼貌”、“胆小”等标签。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同样也是不尊重孩子和伤害孩子的行为。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一方面,爸爸妈妈长期都是这样给孩子贴上了“没礼貌”的标签,孩子真的以为自己就是没礼貌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反正都已经没礼貌了,没必要事事都按照爸爸妈妈说的去做了,最差不过就是个没礼貌而已。导致孩子永远不敢跟人打招呼,长而久之的很有可能形成“自闭症”。开心爸爸就见过这样的一个孩子,每次过年回家都是一大家子人在那里逗他,快点叫爷爷,快点叫姑姑的,孩子没叫大家就纷纷的说,你看这个孩子一点都不懂礼貌什么的。结果最后孩子是越来越孤僻,只要是在人多的场合就什么话都不说,长大了也是话不多说。可以说,小时候被贴标签的遭遇影响了他的一生。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另一方面,当孩子不愿意开口打招呼的时候,有的爸爸妈妈会用物质来引诱孩子“你叫了阿姨,阿姨那边可是有巧克力的哦”“你不叫叔叔的话,人家叔叔就不喜欢你了,有好玩具也不会给你了”等等的话,说实话,这种说法的功利性表现的太明显了,太急切了,本来孩子的习惯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引导,不断的鼓励,不断的支持才能慢慢形成的。现在倒好,直接就是逼着孩子去养成,根本就不可能,更多的是造成孩子逆反的心理。

03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其实,在爸爸妈妈看来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对孩子来说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陌生人焦虑

这个其实也可以认为是怕生,对于陌生人的害怕或者害羞,这个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在原始社会,这个本能可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虽然说人类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但是这个本能还是流传了下来。孩子在5个月之前,一般来说,不会怎么的认生,倒是到了6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变化,除了妈妈或者别的主要照顾者外,谁抱都不行,甚至陌生人说几句话都会引起他们的大哭。在心理学上,这个表现叫做“陌生人焦虑”。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虽然说这个焦虑会随着孩子长大,慢慢的淡化,但是上面说了,这是一个人的本能,面对陌生人的时候,还是会本能的去观察,什么时候觉得这个陌生人没有危险,自己可以接受了,才会逐渐的开始接纳。所以,见到陌生人不是第一时间打招呼,这是很正常的。相反,开心爸爸倒是觉得见谁都自来熟的孩子,没有什么自我保护意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没做好准备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很多亲戚朋友们都是一年见一两次,说实话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只能算得上是“陌生人”了。突然间看到他们的话,孩子一时之间肯定准备不好,没什么准备的话直接就让他们打招呼,确实是有点强人所难了。而且就算是孩子仓促之间去做了,没做好也是会被说是“没礼貌”的,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甚至对孩子的自尊心都是很大的影响。

04

那么,孩子不愿意打招呼该怎么办呢?或者说该如何引导孩子呢?开心爸爸这里有5个小建议给大家。

做好示范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面对陌生人的态度是从爸爸妈妈身上学习到的。爸爸妈妈在陌生人的的示范性表现,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爸爸妈妈自己能够上前一步,主动热情的和陌生人打招呼,孩子才能够模仿爸爸妈妈的语气,学习爸爸妈妈打招呼的方式,才能慢慢的过渡到可以喝陌生人主动问好的地步。

简化要求

有的时候,孩子们根本分不清面前的是谁,想让他们很清楚的区分出哪个是姨姨,哪个是姑姑,哪个是叔叔,哪个是姨夫的话实在是有点困难,所以完全可以用“您好”来代替,毕竟我们要的只是培养孩子礼貌的意识,至于具体什么时候说您好,什么时候直接叫叔叔阿姨,这件事直接让孩子来决定吧!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鼓励孩子

和别的习惯一样,礼貌也是一个需要经常培养,及时鼓励的习惯。每次孩子主动完成打招呼后,爸爸妈妈就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中肯的认可和鼓励。就算是孩子没能够及时打招呼,也不要用“害羞”、“不懂礼貌”等标签来形容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试着换成“我的孩子第一次来,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变相的鼓励。

05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这种社会性行为不像是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必须经过学习,并且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熟悉掌握的。这是需要过程,需要时间的,所以,孩子们没能够及时的打招呼,其实和礼貌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学习的过程,是天性的使然。

所以,过年回家了,再也不要逼着孩子去打招呼了,对他们真的不好!

过年你还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吗?这样做,真的是害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