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编者的话:近年来,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卜金宝先后拜访300余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聆听老前辈讲述中国故事,整理的录音和视频资料达300余万字,为党、国家和军队抢救了一批重要史料,并应邀在军地作报告近300场,从政府机关到高等院校,从朝气蓬勃的青年才俊到白发苍苍的离退休干部,人们纷纷为老将军的事迹和境界所感动。这里刊登的是他对10位开国将军的采访实录,与读者分享——

采访他们 找到了信仰的真实与答案

1927年到2017年,弹指一挥间,人民军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90年。

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无数中华优秀儿女赴汤蹈火,英勇奋斗,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1614位开国将帅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近15年来,我有幸拜访众多老前辈,聆听他们讲述出生入死的往事,触摸他们伤痕累累的身体,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什么叫有理想,什么是成功的人生?在他们身上,我找到了答案,就是信仰。

李中权: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

开国少将 李中权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开国少将李中权一家有9人投奔红军,8人参加了长征,有5人牺牲。他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以致后来的提升使用、评衔定级受到一定的影响,又在“文革”中被关押迫害达8年之久。即使如此,他依然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他多次对我说: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都知道,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我们党虽然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都自己纠正了错误。包括“文革”那样全局性的错误也是我们党自己纠正的。试问,世界上哪个政党可以做到?

2013年12月10日,李中权给我打电话,朗诵了他为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写的一首题为《追思》的诗:“一代伟人毛泽东,亲手缔造新中国。文韬雄文誉世界,武略用兵真如神。星火燎原井冈志,延安宝塔指路明。传播真理为大众,万古千秋留英名。”放下电话,李中权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一幕幕再现。2011年“七一”前夕,他向党组织交了20万元特殊党费,以一种特殊方式表达对党的坚定信念。2013年5月2日,他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将军说:我年龄大了,只能以这种方式为党的事业尽些微薄之力。

2014年8月4日,我接到李中权秘书王刚的电话:将军走了。闻此消息,我泪水长流。我想起诗人臧克家的名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李中权,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李中权

李中权,1915年12月14日生于四川达州。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南京军区空军原第二政委。2014年8月4日6时10分左右,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原第二政委李中权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

谢振华:跟着共产党一定会胜利

开国少将 谢振华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还是在孩童时代,我就听父亲讲谢振华的故事。说他少年得志,18岁当红军团政委,32岁担任纵队司令;说在上海战役中以1个军吃掉国民党美式装备1个军,并活捉敌中将军长……

2005年12月,我有幸聆听老人家讲述他所亲历的长征。1935年6月中旬,红三军团开始翻越夹金山。夹金山是一座海拔4500米的大雪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时任红三军团保卫分局执行科长谢振华负责收容工作。一天,他带收容队的同志走到一个避风的斜坡处,看见有10来个掉队的干部战士围着一堆燃尽的木炭坐着不动,就过去喊他们赶快走,但他们却像雕塑似的毫无反应。原来,他们已经牺牲。说着,老将军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他说,我算幸运的了,他们连名字都没有能够留下啊!

我问谢振华,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们?他脱口而出:信仰。红军战士之所以能够坚持过来,就是相信跟着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没有这种信仰,是不可能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谢振华

谢振华(1916.9—2011.8),男,原名谢振泮 ,1916年9月生,江西省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人,少将军衔。原昆明军区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中央会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谢振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在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谢振华是一个相当有代表性的人物。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金戈铁马,还是和平时期的统兵主政,他都有着不凡的履历。从漫漫长征路到镇守大西南,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写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张力雄:最感欣慰的是永远忠于党

开国将军 张力雄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16年11月29日,我拜访103岁高龄的张力雄将军。见面后,他热情地伸出手来,招呼我喝水吃水果。百岁高龄,他的声音依然铿锵高亢,握手有力。服务处的同志介绍,老人对眼前的事常常忘记,对战争年代的人和事却记忆犹新。

苦难是战争年代给老将军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我们在城里打,在城外打,在山上打,在平地上打,打得很苦、很惨!”高台战斗,他失去了许多首长和战友,“董振堂军长会打仗!”回忆起80年前那场惨烈的战斗,老将军满眼是泪。1937年1月,董振堂率红5军与敌人鏖战甘肃高台,老将军时任红45团政委。“可惜啊,他死得太惨烈了!”老将军说:“我很佩服他们,但是也很难过,非常怀念他们。”

从红军时代开始,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老将军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他动情地拉着我的手说:“我这一辈子最感欣慰的是永远忠于党。”

张力雄(191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顾问。

任荣: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

开国将军 任荣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抗战时期,他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他身上多处负伤;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不顾伤残,主动要求参战,先后任志愿军组织部长、政治部副主任,曾受毛泽东主席之托,陪同刘思齐为毛岸英烈士扫墓。1958年志愿军撤军回国后,他先后任50军、38军政委。1964年,他不顾伤残的身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请缨到西藏工作,一干就是16年,为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期间,任荣也受过委屈。西藏自治区原主席热地说:“任荣在西藏,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始终凭着坚定的信念,以党的事业为重,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表现了一个老红军的宽广胸怀和政治觉悟。”

就是这样一位老将军,在回顾一生中最难忘的事情时告诉我:第一,忘不了1935年长征途中,战友把他从草地里救出来;第二,忘不了1947年冬在敌后战斗中,被子弹击中颈部,血流如注,战友们冒着密集炮火施救;第三,忘不了1948年辽沈战役中,他的左脚被炸断,经组织上全力救护,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老将军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6月16日,任荣将军驾鹤西去。我含泪著文《任荣将军走了,他是一部人生和历史教科书》,以资纪念。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任荣

任荣(1917年9月-2017年6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红军大学政治部宣传干事兼教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后历任军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政委、中共西藏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第三届政协主席、武汉军区副政委。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2017年6月16日2时28分,任荣因病救治无效在武汉去世,享年100岁。

张玉华:我有三个妈妈

开国将军 张玉华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16年11月28日,记者访百岁将军张玉华。

2010年12月18日,我在南京拜访老将军张玉华。

张玉华1935年入党,参与领导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参加胶东抗日第一仗——雷神庙战斗,后来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对我说:“我从当连队指导员到当师政委,身边都有战友倒下。1951年,我们118师在朝鲜。那时,我任师政委。一天上午,师长罗春生和参谋长汤景仲在一个坑道召开作战会议,我和政治部主任张烈在另一个坑道开政工会议。突然,美机投下一颗炸弹,参谋长当场牺牲,师长负重伤,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也牺牲了。我经常想,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啊!”

老将军的生活很简朴。这些年,他先后为贫困地区的群众送去大米15万公斤,捐款50万元。他说,我这是报答人民的养育之恩,也是对国家尽一个老战士的微薄之力。临别时,他为我留言:“我有三个妈妈:生我的母亲,养育我的人民,培养我的党。”他的话表达了一个老战士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 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玉华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张玉华任一中队指导员。袭击牟平县城后,第一大队在雷神庙被日军包围,张玉华在战斗中受伤的情况下,仍然背着身负重伤的胶东党组织负责人理琪突出包围。1964年晋升少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2年他获得了“中国好人”的殊荣。

2015年9月3日,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为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成员,在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2016年2月7日,百岁老将军张玉华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晚。

向守志: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开国将军 向守志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16年11月28日,是向守志将军百岁寿辰。为了与老将军深入交流,我提前一天造访。老将军的院子里已摆满祝寿的花篮,慕名前来的后辈和朋友络绎不绝。

走进屋内,不大的一间房,老将军端坐其中,苍颜白发,身体硬朗。见到有人来访,他用洪亮的声音邀请坐到身边,慈祥的笑容让人有如春风拂面,倍感亲切。

家人把我介绍给老将军,他高兴地说,“我们是老朋友了。”我说:“您在长征路上智救战友的故事;在抗战时期,您率机枪连参加神头岭战斗,打得日寇狼狈不堪;解放战争时期,您率44师参加西昌战役,是为歼灭大陆国民党军的最后一仗;抗美援朝,您率部参加上甘岭战役,麾下涌现出邱少云等一批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您参与了新中国导弹部队的创建。这些故事,我在解放军报社负责老干部宣传时,多次组织采写编发,并引起广泛关注。”

面对夸赞,老将军动情地说:“这些都归功于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战火纷飞的年代,要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16年11月月27日,记者访百岁将军向守志。

向守志(1917.11—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1917年出生于四川宣汉,祖籍湖北麻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共第十一届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锐霆:军人当以国家利益为重

开国将军 陈锐霆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14年12月13日,南京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历史不容忘记。

此时此刻,我想起拜访开国将军陈锐霆的情形。他有句名言:作为军人,必须忠于国家利益,为国尽忠。这是军人的天职。

2005年11月7日,陈锐霆100岁的时候,我与他长谈2小时。将军告诉我,他永远忘不了日军肆意轰炸中国人的炮火,忘不了惨死在日军炮火中的受难同胞,忘不了自己两次在日军炮火下死里逃生的经历。1928年5月,他在济南师范学校读书,亲眼目睹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济南惨案”。那天,日军出兵侵占济南,屠杀中国军民5000余人,陈锐霆也险些丧命。此后,他愤然弃笔从戎,并且发誓干炮兵,结果干了一辈子炮兵,是我军炮兵建设的一代元勋。

临别时,陈锐霆写了几句话送给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热爱和平,不辱使命。”强烈的忧患意识跃然纸上!

陈锐霆(1906—2010.6.13),山东即墨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曾任华东军区炮兵司令员,军委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军委炮兵顾问等职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詹大南:说话做事钉是钉,铆是铆

开国将军 詹大南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06年10月5日,我到南京拜访开国将军詹大南。头一天,我向秘书王丛礼了解首长的情况,并约定第二天上午8时拜访。王秘书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卜记者,明天上午8时,我在首长家门口等你,你可千万不要迟到。”当时我心里一动,我有过8年的连队生活,遵守时间是基本养成,可听到这个叮嘱还是格外小心。

第二天上午7时30分,我就赶到了詹大南的住地。时间还早,我在外面转悠。过了10分钟,大门开了,里面有人陪着一位老人在散步。凭直觉,这肯定就是詹大南。我快步跑上去,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首长,您这么早啊?”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听说你8点钟采访,首长7点钟就在院里等你了。

詹大南是一代名将。在直罗镇战役中,他率部击毙国民党109师师长牛元峰。参加百团大战,他率1个营全歼日军140余名。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他率部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号称“北极熊团”),创造了一次战斗全歼美军1个加强团的模范战例。聆听这样的老将军讲故事,机会太难得了。那天,詹大南的情绪特别的好,谈了2个多小时。我看时间不早了,礼节性地说:首长,感谢您给我讲了这么多故事,以后再来拜访。詹大南问:“什么时间?我好做准备。”我本是一句告辞的话,没想到首长这么说,一时语塞……这时,一旁的王秘书解围说:“首长,记者下午就要回北京了。”詹大南这才说:“是吗?那就不要耽误时间了,不要误了车。”

是啊!老首长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体现在一点一滴的行动中,说话做事钉是钉,铆是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詹大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詹大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15年生于安徽省金寨。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28军直属队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直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健:一撇之差,相隔千里

开国将军 李健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卜金宝访李健将军。

李健是个老炮兵,曾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开国大典上有个炮兵方队,指挥员就是李健。他是河南济源人,高等师范学校毕业,1938年入伍,是地道战的见证者、组织者和亲历者。

李健学生出身,刚到冀中军区九分区工作的时候,参谋长是孙毅。有一天,他在作战室值班,孙毅来到值班室检查他的作战日记,发现一个字写错了,十分恼火,当即把本子甩在一边,把他狠狠训了一通。李健受不了,很委屈,心想你怎么这样?后来孙毅向他解释:“你委屈什么啊?我给你讲一件事。蒋阎冯会战,最终以阎锡山和冯玉祥失败告终。为什么失败,你知道吗?我告诉你,一个重要原因是冯玉祥发电报命令部队开拔到驻马店的泌阳,结果秘书在起草电报时有一个字少写了一撇,变成了黄河以北的沁阳。一撇之差,相隔千里,能不失败吗?”一番话说得李健直点头。

老将军就是老将军,胸怀就是宽广,孙毅训他那么狠,可后来孙毅接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立马把他调去当作战处长。李健感慨地说,首长对部属批评严厉、要求严格,是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李建(1918—2007),原名李永林。河南省济源县(今济源市)人。曾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等重大战斗,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2007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孙干卿:打死也不能当孬种

开国将军 孙干卿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2016年11月29日,我拜访老将军孙干卿。走进老将军的卧室,看见他正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服务处的同志说他的耳朵听不清楚,腰也不好,站不起来,与人谈话需要有人凑到耳边慢慢告诉他。当老将军听清楚问题开口说话时,他清晰的思路和记忆将我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黑铁山起义,是老将军打的第一仗。他详细述说了家乡临淄当时的情况:“日本鬼子和汉奸在我们的土地上非常猖獗,我没法继续上学,就加入了抗日志愿训练团。从老乡那里借了几条枪。后来,我们就加入黑铁山起义部队,并在辛店消灭了日本的一个小分队。”

“吉田十二本藤太郎。”老将军清晰地报出了被打死的日本小队长的名字。

抗战时期,尤其是平原游击战,日本人设置了碉堡、封锁沟,围出许多无人区。虽然在产粮产棉的渤海平原,老将军所在的部队却因为封锁,吃不饱穿不暖。当地的百姓非常痛恨日本鬼子和汉奸,对抗日队伍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我们去拔鬼子的据点,住在老百姓家里。村长向汉奸队伍喊话,八路军来了,缴枪留一条命,不缴枪命也保不住。那次我们两天拔了5个据点。”提到辉煌战果,老将军依然十分感谢当地的人民。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老将军以65岁高龄参与指挥。他有过炮兵部队的任职经历,这次派上了用场。他亲率侦察兵爬山查看地形,并指挥炮兵团提前预演了一次,几天后,我军以绝对的炮火优势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提到这次临危受命,老将军语气铿锵:“别的什么都可以讲价钱,打仗这个事不能讲价钱,打死也不能当孬种!”

开国将军话人生:军报高级编辑卜金宝15年采访实录

孙干卿,山东省临淄县(今淄博市)人,曾任第四野战军师参谋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参谋长等职,少将军衔,参加了四平保卫战和临江、辽沈、平津、海南岛等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