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江河之水,再清,再藍,如果沒有能力把它戽到岸上,那麼育秧、抗旱就是一句空話。指望老天爺五月十三(雨日)的那點兒恩露,莊稼人肯定是要喝西北風的。


假如給你一艘小型遊艇和半天時間 ,讓你任選一條一到三級河道自駕兜風,在飽覽水上風光的同時,只要稍作留意,每隔不遠你就會看到兩岸一座接一座村級泵站(也叫電灌車口)。它們高矮不一,但造型簡潔,與河道、田園風景並無違和之感。大旱時節,拜龍王求不來大雨,但走進泵站,只要欽下按鈕,甘甜的河水就會從泵口噴湧而出,再歡快地流進農田。要說靈驗,車口才是真正的“龍王廟”。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中國農耕文明的歷史是多長,中國農民戽水的歷史就有多長。所謂戽水,就是汲水灌田。戽水,在古代詩歌典籍裡有相當多的記載。宋代大詩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六中,有“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的吟詠。陸游在他的《村舍》詩之四中,也有“山高正對燒畲火,溪近時聞戽水聲”的詩句。由此可見,戽水是古代鄉間的尋常活兒、平常事。

我們這一代莊稼人,是亙古以來最幸福的一代農民。因為在短短的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我們這代莊稼人目睹了戽水方式的蝶變,也親歷了所有原始戽水方式的消逝。

打吊桶

最原始的戽水方式,在我們這裡恐怕要數打吊桶了。非洲婦女頭頂瓦罐運水,也原始,嚴格意義上不叫戽水,因為它不是用於灌溉土地。用油畫表現這種題材,很美。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從前莊戶人家的自留地,還有集體小零地,或長菜,或種莊稼,每逢大旱,打吊桶的節目就登場了。

吊桶,要自己製作。其實也不復雜,找一個小水桶兒,在上口邊對稱性打眼兒,在眼兒裡繫上一對繩子,便可拿來戽水了。

有一次父親外出辦事了,為給自家屋西一塊乾旱的菜地上水,母親命我和她搭檔打吊桶。那時我才十多歲,以前沒幹過這種農活兒。剛開始,不是繩子從我手上飛掉,就是雙腳站不穩往前踉蹌。母親不厭其煩教我如何協調腰身,如何拋桶提水……

等我基本學會了打吊桶,不再磕磕碰碰時,雙手已磨起了滿掌的大水泡兒。水泡兒破皮的地方,疼得鑽心。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我也見過吊桶打得好的,那是村裡壯漢們,水桶兒在他們手上就如鞦韆,蕩得自如,開合飄逸。話說回來,無論動作怎麼優美,畢竟是很辛苦的活計。抽水機下鄉以後,鄉下人再也不吃辛受苦打吊桶了。

踏水車

龍骨水車、風車,是我國戽水史上的雙子星座。在海安裡下河地區,以風車戽水為主;在海安河東地區,以龍骨水車戽水為主。

水車,相傳是三國時期魏國人馬鈞發明的,因為他在傳動機械方面造詣精深,當時人稱他為“天下之名巧”。

我從小生活在海安河東地區,所以對龍骨水車比較熟悉。在上世紀60年代,為了莊稼灌溉,每個生產小隊都置有一臺水車。平時,水車大都是懸掛在生產隊倉庫裡。水車忌憚放在地上,怕泥土的溼氣過快腐蝕了它的木質構件。

一臺水車,當年最多也就包十來畝水田。水田擴大了,水車就無法滿足給水了。所以,老年間米飯稀罕便不足為奇了。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踏水車,每個初學者都要吃點苦頭,不是下巴磕腫了,就是腳面的皮打破了。因為踩踏太快了,一腳踏空,人猛然失重,在扶手上鬥了下巴。踩踏慢了,木錘子轉下來重重地打在腳面上。關鍵是老社員之間有默契,見新手上車,故意逗你玩兒。

一代又一代裸露古銅色上身的莊稼漢,將汗水拋灑在龍骨水車上。在戽水的勞作或休息中,既誕生過警策格言,也飛出過一首首優美動人的歌謠和車水號子。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柴油機水泵的問世,終於淘汰了千年的龍骨水車。

因為名字中沾著“龍”字,有仙氣,有靈性。我目睹過各地的龍骨水車再舊,寧可閒著,就是沒有人敢去肢解它,更不敢劈它當柴禾燒。

機器船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一位偉人在1959年有感而發。這個鼓舞人心的口號喊了10年以後,我們公社終於看到了戽水機械——機器船。這種設備就是把水泵連同柴油機固定在專用船隻上,根據領導排定的順序,在各大隊之間巡迴戽水。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機器船第一次到我們大隊亮相,吸引了大批的男女老幼趕來圍觀。這條船上的機工,剛好是我們這個村裡的小夥子。他被公社遴選為機工,被保送到南通學習,除了出身好,長得帥,還和他當過海軍有關,人家退伍前開艦艇呢。他在機器船上幹活兒,白衣白褲白手套,酷畢啦!每到一個大隊,年輕的姑娘們有的來看船,有的則是來看機工的。

機器船戽水,把龍骨水車一下子不知甩過了幾條街。船上的馬達一響,它連到岸上的水管猶如巨型水炮,白花花的水柱落下,令大地也在震顫,圍觀的社員們都笑得合不攏嘴。兩個小隊的稻田,半天就灌足了秧水。

千百年來,海安大地上從來都離不開這一樣……

在抗旱和灌水的緊要關口,為了讓機器船在本大隊多滯留一天,或多戽幾個小時水,東道主多在招待機工的“搪繳”上花心思。對藐視潛規則的,只要時間一到,說聲“對不起”,機工和船一塊兒拍屁股走了。告狀和抗議也沒有,因為下一個大隊要水比你還急呢!

01

水泵棄船登陸,除了水上轉移不便以外,關鍵問題在於一個鄉鎮只有一兩艘泵船,實在滿足不了農村灌溉需求。一開始登陸的水泵,直徑也只在8吋以下,表面看還不招人待見。它們在河堤上餐風露宿,頭頂上連個避風遮雨的棚子也沒有。說真的,當年一個大隊添一兩水泵就不錯了,哪還有錢像如今為水泵蓋什麼小洋樓啊。如今的泵站,口徑一般都在1尺6吋。一座車口,其灌溉能力可管二千畝土地。進入新世紀,由於國家深化了農村改革,加大了水利設施投入,農村灌溉實現了電氣化。回望前人在戽水上走過的艱辛歷程,目的是感知滄桑,繼往開來!

講到這裡,如果還不認識的做好筆記哦

戽唸作hù。戽斗:形狀似鬥,用於汲水灌田的老式農具。

刊於《城市印象》第6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