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东晋大亨四年,即义熙元年(405年)四月刻。纵190厘米,宽71厘米,碑面文字13行,每行30字;下面有题字,13行,每行4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云南曲靖县杨旗田出土,现存云南曲靖武侯祠“爨碑亭”。此碑与较晚时云南陆良刘宋年间(458年)所立的《爨龙颜碑》合称“二爨”。


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晋代禁止立碑,此风一直延袭至南朝,然远在边陲的少数民族首领受中原深远文化的熏陶,仿效汉制树碑立传,虽有禁碑之令,但在万里之外的建康(东晋和南朝四朝代的国都,今南京)政权恐怕也顾及不到蛮夷的“不毛之地”。另外从“二爨”皆沿袭六朝年号:《爨宝子碑》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基碑》;《爨龙颜碑》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财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可以推出,二碑主皆奉东晋、南朝(宋)的册封而行使职权,那为何没有受禁碑令的制约,也没有受江左风流的影响,却出现更接近北碑的碑刻样式(比如,《爨宝子碑》的用笔与结构就与中原魏碑《嵩高灵庙碑》神韵暗合个中缘由令人费解,但不管怎样说,客观的“二爨”的出土,在禁碑时代就更如光耀夜空的两颗“明珠”,灿若星辰。

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从书体上看,《爨宝子碑》是一件带有明显隶书意味的楷书作品,如笔法上横画还保留隶书的波挑;撇、捺的收笔处都有或顿、或挑的斜出之势,并呈左右对称状分布。再如结构上横向笔画的排布感强烈,多呈平势;字形较为方整,线条穿插饱满。但它确实又是一件名副其实的楷书,诞生在晋朝,属于楷书范畴。康有为称其“端朴若古佛之容',又称“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与魏碑之《灵庙入《鞠彦云》,皆在隶、楷之间,可以考见变体流源。”
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爨宝子碑》在艺术特色上有以下些特点:

一用笔。以方笔为主,但又能把圆势融入,如横画、坚画的起笔与收笔从外形看较为方校,但运笔却是方折逆人后转为圆厚的中锋;在些转折处也是先提,之后按笔转折,星现外方内圆的风貌。在笔锋前进过程中多逆势涩行,线条方拙凝重。
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二结构。《爨宝子碑》的结构从大概看来,以“方”为基调,但内部变化极其灵动:



其一,有篆籀之意的、有富于隶态的、有楷法者、有草情者,四体兼备。

其二,在字形上,一任大小、变化自然,如形体大小、如长短、如扁方等等。
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其三,讲究部位之间的错落;讲究端正与欹侧的变化;讲究同字异形。

其四,讲究聚散收放,整体布局有收缩、伸展、大小等变化,力戒“布如算子”的排布。


有隶书意味的楷书《 爨宝子碑》,是你最爱临的帖吗?

当你可以熟练地掌握这本帖的时候,你可能收获地不比这少,而且还是自己亲身体会而得到,所以你准备好下功夫去深深了解这个帖,熟了之后可能会让你写的停不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