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他與孔子同壽,是官場上的不倒翁,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古代提倡忠君,在現代人看起來,是非常可笑的。現代人提倡人權,個性至上。而古代不同,皇帝是真龍,是上蒼之子,無論做什麼,臣子都得順從。甚至把臣子比成女子,臣子要忠誠,和烈婦一樣,不能侍奉兩個君王。所以五代時就有個人,他被後人所批判,說成不知廉恥,奴才中的奴才。這個人就是馮道。

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他來自農村,家裡有些田產,雖不是大富之家,但也維持溫飽。馮道以讀書為樂,守著清貧,孝順父母,安居樂業,直到後來被官府看中,出仕入官。

正是唐末,國家動亂,軍閥紛爭,而且還有外族入侵。他經歷了四個朝代,在三十多年裡,侍奉了十個君王。雖然這些君王不太像話,多半昏庸殘暴,靠不良手段上臺,但對馮道卻都很好,信任有加。馮道一直高官在身,多年不倒,權力在手,可謂春風得意。

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馮道是為了富貴,才不停的變臉,換效忠對象嗎?事實上,馮道生活簡樸,甚至過分了,平時發了薪水,就放在傭人手裡,他和傭人們吃的是一樣的,住也不講究,在行軍時更隨便,連行李都不用,就在草堆裡睡,別人給他送美女,他也不放在眼中,或推辭不受,或找個地方養幾天,再送她回自己原來的家。

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這樣一個不圖享受的人,到底因為什麼做官呢?但行好事,這就是馮道的目的。在戰亂不斷中,馮道冷眼旁觀,先不主動站隊,而是在大局快定時,鎮定出現在勝利者面前,利用自已的智慧,成為新的臣子,他苦苦周旋著,對每個君王都笑臉相迎,同時迅速平定動亂,安定百姓生活。

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他任官期間,竭盡所能,做了很多好事,如提醒君王居危思安,提拔寒門學子,重用有識之士,雕版印刷儒家經典。用智慧的語言,坦誠的態度,化解外族的暴戾,減少他們對中原的破壞,盡最大程度保全百姓。在他辭官在家時,把全部家財都捐贈出去,仍然在草屋中度日,晚上還偷偷出去,幫忙別人家種田。所以別管後人怎麼評價他,馮道在當時是被所有人所尊敬的。

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馮道活到七十三歲,在古代就是高壽,而且和孔聖人同壽,非常難得。他死時,皇帝很難過,特地三天不上朝。而在馮道出殯時,萬人空巷,百姓們自發趕來,製做大量紙錢,站在道路兩邊,為馮道送行,場面感天動地,兩邊的樹都是灰濛濛的。

這個人愛民卻不忠君,歷經四朝,侍奉10位皇帝,被罵“不知廉恥”

莫問前程,這是馮道的瀟灑之處,無論後人如何評價自已,馮道都問心無愧,因為他做的都是利民的好事。至於為哪個皇帝做事,對他來說都無所謂吧。也許在他看來,不是他為皇帝打工,而是皇帝幫他做事。在他心中,民是第一位,而君王次之,這才是真正的大道德,大智慧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