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電影《南征北戰》(黑白片)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題材故事片。這部影片以其恢宏的氣勢,眾多的人物群像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被列為老三戰”之首(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由於《南征北戰》是在特殊環境下完成拍攝的,因此經歷了許多的磨難。

開拍前的準備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 《南征北戰》主演馮喆

1951年春,當時的“電影指導委員會”中央電影局及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拍攝部反映軍事思想的戰爭片,作為次年“八一”建軍節獻禮片。電影導演成蔭由於此前成功拍攝《鋼鐵戰士》而被點將擔任該片導演。

成蔭領命後很快組建一支創作班子,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三位部隊作家負責電影文學劇本的創作。為保證影片的真實性,電影廠還專門組成了以軍事學院戰役戰術教授會教員組組長王曉為團長的軍事顧問團。根據上級指示《南征北戰》要“以華東戰場上一次大殲滅戰為背景,著力表現毛澤東運動戰思想,在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一指示也奠定了《南征北戰》準史詩片的地位。如何既能從宏觀角度把握與展現重大事件的全局,又能使能劇中人物在觀眾中立起來,對《南征北戰》劇組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 《南征北戰》導演成蔭(1917-1984)

為了寫好適合拍攝的劇本,沈西蒙率創作組深入當年參戰部隊進行採訪,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經反覆打磨,終於寫出了劇本第一稿。成蔭看過劇本十分滿意。《南征北戰》描寫了敵我雙方一批高級將領,人物多達十幾個,而且戲份相當。由於當時全國影片拍攝都停頓下來,這倒為《南征北戰》遣將調兵”提供了極好的便利。演員陣營很快就排定了。陳戈飾演我軍軍長,馮喆飾演高營長,劉沛然飾演我軍連長,張瑞芳飾演女游擊隊長。項方演敵軍張軍長,白穆飾演敵參謀長,楊華飾演敵李軍長,穆宏飾演敵軍總司令,真可謂大腕”雲集,群星璀璨。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 《南征北戰》海報

《南征北戰》拍攝距新中國成立不到兩年,各方面經濟還比較吃緊,粟裕要求劇組節約每分錢,要愛護部隊和群眾,儘量減少參拍部隊和群眾數量,以免影響生產和部隊正常工作。他還建議將劇本中我方炸彌河橋改成炸彌河大壩,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可減少投資。劇組遂根據粟裕的建議對劇本場景作了修改。為節省開支,劇組大量採用實地拍攝,並將殘破的青州火車站作為日夜都能拍攝的重點揚景。對於拍攝用具和道具,能自已做的儘量自己做。為了拍攝戰場全景,攝製組還製作了一架左右能搖擺,上下能升降的木製升降機。戰爭場面自然少不了煙火,成蔭為此專門購置器材,組織了一支特技煙火隊,這支菸火隊對於創造藝術氣氛和保證拍攝安全起了很好的作用。

艱苦而危險的拍攝

1952年春節剛過,成蔭和湯曉丹便率攝製組來到了第一個實地拍攝現場山東青州。參加電影拍攝的步兵、騎兵、裝甲兵、汽車兵、工兵、炮兵紛紛在小城安營紮寨,好不熱鬧。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 《南征北戰》劇照

看過《南征北戰》的人對片中那些民工支前的恢宏場面一定會記憶猶新。當初在拍這些戲時,導演還真是捏著一把汗呢。因為劇中的這些群眾演員都是從分散的各村邀請來的,他們能準時到達現場麼?然而,開拍那天時間還沒到,鄉間小道上便長龍似的湧動著一隊隊人馬,有推著小車的,有抬著擔架的,有挑著鋪蓋的,還有扛著門板的;青年人扶著老人,領著孩子,揹著病號……他們身上穿的,手上拿的都是戰爭年代裡的衣物和用具,個個臉上凝重而嚴肅。攝製組被老區人民那動情的“投入”深深地感動了。用不著說戲,攝製組便立即投入了拍攝,幾臺機器整天轉個不停,竟然沒有一個老鄉“開小差”。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 《南征北戰》劇照

由於是在夏季拍攝冬季的戲,片場周圍的自然環境十分不合時宜,沒有一點冬天的影子。正在導演成蔭犯難時,一位老鄉找到他說:“成導演,你能不能用那傢伙(指取景框)看看能帶出多少樹,能帶上的就把樹葉全捋了!”成蔭聽了猶豫不決地說:“這樣行麼,這些樹可是老鄉的經濟林,他們靠這生活呢。”話音還沒落,一位拎著水罐的老大爺便過來說:“這些樹都是俺家的。為了拍電影我們捐出來了,哪棵樹礙事就除哪棵,您們不用犯難!”

看著老大爺那誠懇的目光,成蔭和在場的人們都被深深地感動了。董團長隨後便將各連幹部招來下達捋樹葉的命令:“一個班一棵樹,電影帶著的就捋乾淨,帶不著的一個葉也不準動,這是群眾紀律!”董團長一聲令下,戰士們便捋起袖子紛紛摘起了樹葉。“冬景”問題解決了,戰士們很快投入了緊張的拍攝之中。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 《南征北戰》主演陳戈(1916-1981)

隨著拍攝時間的拉長,真正的炎夏來臨了。在酷暑的天氣中,演員們仍穿著大棉襖、棉褲,而且還要頂著驕陽跑步、攻山頭,一場戲下來,大家都是汗流浹背。直到現在,當年在片中承擔一個小角色的演員仲星火每每想起當年拍攝情景還是感慨不已:“我們每天天一亮就掛幾個水壺,找著道具,穿著棉軍裝,戴著棉帽子,夏天四十多度,山上一棵樹都沒有,一直拍到晚上,又是煙又是火,機槍爆炸,一天就吃這麼幾壺水,拍一個鏡頭就把衣服脫下來,裡面已溼透。一天都沒有小便,所有的水都變成汗跑光了。”

在片中飾演高營長的馮喆在拍攝之前剛從香港回來,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他來到一個準備渡海作戰的連隊體驗生活,每天除了上操場練刺殺,還要在大冷天下水游泳,身上、嘴上都起了水泡,副導演問他行不行,他說:“不行怎麼當營長呀!”

經過全攝製組近一年的艱苦奮鬥,1952年“八一節”前夕,電影《南征北戰》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影片一經放映就好評如潮,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選自《黨史縱橫》2006年11期,袁成亮《電影誕生記》,文章略作刪改。)

這個老外來華辦培訓班,培養了靳尚誼、詹建俊、侯一民等一批大師

01-23 廿廿鹿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新中國22大明星之二十二|“男神收割機”——王曉棠

01-21 南瓜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電影《南征北戰》誕生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