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鎮有蘇軾等名士的書法真跡藏碑,是鎮村之寶,一般人看不到


凝重沉著,瀟灑凌厲,富於變化,中國傳統書法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獨屬於古中國的文化瑰寶。自古以來,優秀的書法家層出不窮,為中華文明史書寫了波瀾壯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往人們印象中的經典書法作品都典藏於博物館或某些文化場所,但在皖南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唐模村,竟收藏著中國自古以來最知名書法家們的真跡,堪稱藏龍臥虎之地。

唐模村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原為勜縣所轄,由唐朝越國公汪華的太曾祖父叔舉創建的。汪氏子孫搬遷至這裡的時候,大唐國土疆域四分五裂,五代十國局面逐漸顯現,唐朝盛世不復存在。但汪氏一族仍然不忘祖先正統,便決定按盛時的規模建立起一個村莊,取名“唐模”。

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背景,唐模村有著醇厚的文化基因,鏡亭藏碑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根發芽、應運而生。宋元時期,中原地區有匯刻集貼的風氣,唐模的檀幹園便匯聚各家所長,收集了包括蘇軾、朱熹、倪元璐、趙孟頫 、文徵明、查士標等眾多名家的書法真跡。

鏡亭位於唐模檀幹園內,因其四面環水,湖面碧亮如鏡,涼亭猶如矗立鏡中,故名鏡亭。鏡亭始建於清朝初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珍藏有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十八位書法家作品,是整個唐模村的黃金景點,但是這裡一般是不開放的,想參觀鏡亭碑刻需要提前預約才可以。

中國著名的書法作品仔細梳理也不過千件,單在這皖南小山村便能欣賞到十八位大家的真跡,唐模強盛的文風可見一斑。

鏡亭藏碑大小共18方,中間部分小的共6方,為朱熹、蘇軾、倪元璐、趙孟頫 、文徵明、查士標的書法真跡,行雲流水一般的草書書法,展現了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深刻雋永。

旁邊十二塊較大的石碑為米芾、蔡襄、黃庭堅、董其昌、祝枝山、羅洪先、羅牧、程京萼陳奕僖、八大山人的行書,觸摸古人那行雲流水般的筆跡,不禁感嘆,能將文字運用地如此精深通透,大概只有智慧聰穎的中國人了吧。(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