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一《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周克芹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以1975年冬工作組來到四川農村開展整頓工作為背景,描寫老農許茂和他的幾個女兒悲歡離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動亂給農民帶來的災難及農民的抗爭和追求。原是農村積極分子的許茂在是非顛倒的年代裡變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兒許秀雲的遭遇最為不幸。作品從秀雲的婚姻波折中透視出這個偏僻山村所發生的政治風暴,反映出深廣的時代內容。小說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情節曲折起伏,引人入勝,許茂、秀雲、金東水等主要人物性格鮮明。

二、《東方》

魏巍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東方》,創造出了數以十計的深刻動人的藝術形象,其中特別是對主人公郭祥這個嶄新的文學典型的成功塑造,在藝術上和美學上都具有相當豐富的意義,是值得認真地加以分析和研究的。一鮮明獨特的個性郭祥之所以成為一個嶄新的文學典型,在藝術上取得了如此的成功,首先是因為他具有與別的文學典型不同的鮮明獨特的個性。

三、《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李自成》是描寫明末農民起義的長篇鉅製,小說以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軍抗擊明王朝官兵的鬥爭為主要情節,同時,輔之以崇禎皇帝指揮追剿“流賊”,以及張獻忠、羅汝才起事、洪承疇東征等次要情節,展示了明末農民起義摧枯拉朽的偉大力量和農民軍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同時也描繪了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和官軍從將領到士兵的驕惰本性,從而也揭示了明王朝覆滅的歷史必然性。當然,小說也揭示了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的重要原因,即不重視根據地的建設,流寇主義與輕敵思想嚴重等。

四、《將軍吟》

莫應豐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將軍吟》圍繞空軍某兵團進行“文化大革命”運動的過程,通過描述三個老紅軍在運動中的不同遭遇,憤怒控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篡黨奪軍的罪惡,熱情歌頌了彭其等老一輩革命者堅持革命原則,敢於與錯誤路線作鬥爭的革命精神,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極其尖銳的矛盾和鬥爭。書中描繪的藝術天地,雖然是社會的一個側面,但經過作者精心解剖,卻涉及了許多本質性的問題,很能啟人深思,使人警覺。因此,這部小說是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

小說從種種詭秘難測、猝不及防的生活現象入手,揭開了空軍第四兵團“文化大革命”的帷幕,同時在描繪複雜的生活現象中,特別注意把筆觸伸向特定環境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努力透過人物心理感情的折光,來反映這場劫難給人們造成的悲慘命運和心靈的痛苦,從而,進一步把讀者引向生活的縱深處,探究歷史真相及其內因。

五、《芙蓉鎮》

古華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芙蓉鎮》以湘南一個小山鎮的青石板街為中心場地,以“芙蓉姐”勤勞發家,卻招致不幸的故事做“引線”,縫串起與之相關相連的一組人物,並由這些遭遇不同,性格各異的人物組成一個小社會,通過這個小社會,寫走動著的大時代。小說從20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一直寫到20世紀七十年代末,足足跨了十六個年頭,舉凡小小芙蓉鎮的政治風雲、人事浮沉、愛情糾葛乃至經濟生活和文化活動。

六、《冬天裡的春天》

李國文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冬天裡的春天》與十七年“紅色經典”那種豪壯、一往直前的革命言說方式不同,《冬天裡的春天》是站在反思的角度來書寫革命的,它帶有更多的懷疑、感傷甚至幻滅色彩。把它與《紅旗譜》作簡單比較可以看出,《紅旗譜》寫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囊括幾十年的鬥爭風雲,雖然期間也有各種挫敗,然而革命的氣勢從未減弱,革命的目標一直很明確,真正描繪了一幅革命的宏圖。《冬天裡的春天》卻沒有這種大氣、樂觀,它反反覆覆糾葛於那些失誤、教訓中,思考革命的代價、革命的結果,以及革命後的當下現實。因此它不可抑制地透露出一種對革命的懷疑之感。

七、《黃河東流去》

李準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透過《黃河東流去》塑造的眾多人物形象和他們在洪災面前生活與命運的變遷,作家不僅考量了中華民族抵禦災難的意志力、生命力和凝聚力,而且還藉助民族資本家在西安、寶雞等地通過戰爭和災荒大發國難財,日本侵略者及漢奸在中國東北榨取勞動力,以嫦娥為代表的中國農民由破產而淪為工人的悲慘境遇等情節,對中國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的社會現實予以全景式觀照和掃描,使小說在具有文學審美價值的同時,還具有了社會學價值。

八、《沉重的翅膀》

張潔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沉重的翅膀》著重描繪國家重工業部及其所屬曙光汽車製造廠的改革進程和糾葛紛紜的矛盾,表現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四化建設的正確軌道上所經歷的複雜而艱鉅的鬥爭。該小說對改革的緊迫性與艱鉅性以及所面臨的尖銳複雜的社會矛盾進行了深入描繪,對改革大潮之下的種種人情世態有著全方位透視,筆墨飽滿,議論精闢,獨具風格。

九、《鐘鼓樓》

劉心武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鐘鼓樓》中涉及到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著過去,在描繪人物當下行為時,都會穿插一段人物的過往經歷。小說中的背景是一樣的“文革”,但在同一代人的靈魂之中留下的痕跡卻天差地別,在同樣學校中造就了荀磊、路喜純這樣奮發向上,善良淳樸的人,也造就了姚向東、盧寶桑這樣尊嚴喪失,墮落消沉的人。這些人物的百態之所以如此,就在於他們受到的教育、家庭、外部社會環境,以及這些人物持有的信念、人生態度,同時在動盪時期留下的歷史痕跡。盧寶桑等人證明了“文革”可能造成的精神扭曲,路喜純等人證明了“文革”根本無法徹底泯滅文化,薛紀徽揭示瞭如何在錯誤中找到正確的人生道路。

十、《平凡的世界》

路遙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平凡的世界》是用溫暖的現實主義的方式來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文學作品。與《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描寫苦難的新時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難轉化為一種精神動力的作家卻並不多,路遙當屬其中之一。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鬥者;而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們的故事構成了中國社會普通人人生奮鬥的兩極經驗。

十一、《少年天子》

凌力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少年天子》講述面臨明、清鼎革之際的嚴峻局面,順治勵精圖治,力求變革,但不斷受到朝庭保守勢力的阻撓,最終以政治上的失敗、愛情的幻滅,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小說結構嚴謹,風格凝重,語言流暢。

十二、《都市風流》

孫力、餘小惠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都市風流》這部小說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塑造了從大雜院居民到身居要職的一市之長、從擺攤的大學生個體戶到高級工程師、從崇尚性解放的流行歌星到市長家的“公子”、“千金”等近四十個身份各異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視角,全景式的描繪處於社會變革中的人的命運和心態。幾組不同類型的愛情糾葛曲折委婉,多姿多彩,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紛紜變化的倫理道德觀念。作品語言風格獨特,或氣勢磅礴,犀利敏銳;或細膩纏綿,淋漓流暢。

十三、《第二個太陽》

劉白羽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第二個太陽》從解放戰爭中的武漢戰爭起筆,以戰爭進程為經線,在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的廣闊背景下,描寫了秦震、陳文洪、梁曙光、吳廷英等解放軍官兵的感人事蹟、豐富的內心情感和堅定的革命意志,高揚了革命的英雄主義,同時也歌頌了革命英雄的高尚情懷——革命和解放,本來是集中代表了千千萬萬人的切身利益、和他們血肉相關的,象作品中多次出現的幾個主要人物秦震、陳文洪、梁曙光那樣,他們的生活中,不但有著屬於軍隊這一最強調整齊化一、集體力量的部分,也有著各自的生活內容,革命之於他們,並不是抽象理念,而是與他們的女兒和母親,愛情和故鄉等等密切地聯繫在一起的,他們不是沒有個人利益,而是將自己的目的與革命利益天然地融合在一起了。小說結尾寫“白潔在太陽光裡微笑”所構成的命運交響曲。這裡彙集了周恩來副主席對地下工作者白潔的深摯關懷,兵團副司令員秦震與白潔的父女之情,和師長陳文洪與白潔的戀人之愛等,多角度、多層面地交織著戰爭中革命者強大的精神聯繫。小說還通過秦震一家三代人的奮鬥犧牲,陳文洪兄弟三人的流血奮戰,和師政委梁曙光母子的無私奉獻,追溯了革命精神的淵源,牽引出難以遏止的歷史沉思,構成了命運交響曲中的華採樂段。小說還行寫戰爭中的靈魂,更難能可貴的是寫靈魂中的戰爭,從而突出地顯現了秦震、陳文洪和梁曙光等威武生動的“軍人魂”,改變了過去“戰史為經,人物為緯”的浮面結構模式,使軍事文學真正成為“人學”意義上的文學和人生啟示錄,這就大大擴大了作品的藝術內涵,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品位。

十四、《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穆斯林的葬禮》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構,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

十五、《浴血羅霄》(榮譽獎)

蕭克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浴血羅霄》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浴血羅霄》是一部真實再現紅軍生活的小說,具有濃烈的時代氣息,給讀者一種全新的感受,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寫出這種韻味。

十六、《金甌缺》(榮譽獎)

孫興業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金甌缺》洋洋灑灑幾十萬字,把筆墨集中到宋徽宗末年到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這段多事之秋,時間與空間跨度大。但是由於作者組織小說系統有方,使得開卷讀來,只覺歷史一幕幕有條不紊地展現在面前,毫無混亂無主次之感。宋金海上之盟和議夾擊遼國,然後有宋兩次伐遼,伐遼事敗,金國卻勝了遼,宋從金手中買回燕京以護面子。金軍挾滅遼之威乘勢攻宋,宋倉皇應戰,到兩次東京保衛戰,到二皇被虜,到臨安稱帝,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這期間,政權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劍影,狼奔豕突,要寫要講的事很多,而且這種事件人物之間關係複雜,盤根錯節,如何去敘述呢?這是考作者的功力所在的。

十七、《戰爭和人》(一、二、三)

王火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戰爭和人》裡,童霜威與葉秋萍的不即不離,與江懷南的不清不白,與管仲輝的分分合合等,都有十分深刻的表現。作品正是通過多種複雜的政治關係、政治鬥爭的描寫,反映出那一場戰爭及決定那一場戰爭勝負及進程變化發展的多種極其複雜的因素,顯示出了作品的深刻性。由此可見,小說與政治存在著血肉聯繫,尤其是史詩性的長篇小說,都具有程度深淺、分量厚薄不同的政治內容。從這種政治中反映人們的政治主張與實踐,亦即人們的命運,也就是人物的命運、家族的命運、民族的命運、階級的命運。這種命運受到政治的制約,所以,寫出政治的深刻性,即是寫出了人物命運的深刻性。

十八、《白鹿原》

陳忠實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白鹿原》是一個整體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飽滿豐富的世界,更是一個關照我們民族靈魂的世界。說它是民族靈魂的一面鏡子,並不過分。對一部長篇小說而言,它是否具有全景性、史詩性,並不在於它展現的外在場景有多大,時聞跨度有多長,牽涉的頭緒有多廣,主要還在於它本身是否濃縮了龐大的生命,是否隱括了生活的內在節奏,他的血脈、筋絡、骨骼以至整個肌體,是否具有一種強力和輻射力。《白鹿原》正是以這樣凝重、渾厚的風範躋身於我國當代傑出的長篇小說的行列。

十九、《白門柳》

劉斯奮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白門柳》描寫的明清王朝更迭,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看,是文明程度低的民族戰勝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從多民族中國的歷史看,則是兄弟民族鬥爭、融合、發展的一個階段。因此簡單地站在清朝的立場,或是明朝的立場,並不是區分正確與否、愛國與否的標準。《白門柳》作者正是以大中華民族的歷史觀和維護華夏文明的主體思想,來觀照和反映這段歷史,並著力揭示中國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根源。

二十、《騷動之秋》

劉玉民 著

1977——1994茅盾文學獎,記下慢慢看

推薦理由:《騷動之秋》,既是描寫一個“農民改革家”嶽鵬程在改革家鄉面貌中激起的種種騷動:從省市縣委領導的關注到全國和省級報婚的社會輿論的宣傳,從李龍山的古老傳說到李王廟後殿的碑碣上刻下嶽鵬程和大桑園的名字……但同時,也著重寫了嶽鵬程內心的種種騷動,他和兒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見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衝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導致與妻子的衝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銳化;他在改革中處理問題的大膽、果斷、魄力、遠見等等,的確使鄉鎮企業有了較大發展,然而又的確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受到不正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採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進行了倒賣緊缺物資的活動……

關注“琴茶閱讀”我們為你推薦系列好書、每週五分享“一週讀一本書”的書中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