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沸沸扬扬的D&G辱华风波蔓延到了时尚、娱乐、电商、网络等各个领域,不仅国人对品牌方的行为、公关和态度表示不满,甚至其本国意大利媒体都表示杜嘉班纳这次“自信过了头”,在文化自豪感强烈的中国折戟在所难免。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明星艺人联合抵制、品牌大使终止合作、失去各个重要销售渠道、国内实体店铺大门紧闭……风波不断蔓延,不过国人的怒气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更是扒出这不是D&G第一次被批评歧视中国文化,也不是联合创始人Gabanna第一次出言不逊。

去年品牌在中国拍摄的系列照片中,穿着华丽服饰的模特与北京街头民众合拍,刻意而为的鲜明对比就已经引发过一次抗议,如果看过日本版的,你就明白为什么国人会有不适感了。

然而除了杜嘉班纳,还有一些品牌也曾经出手伤害过中国,小编在此整理了4个国际知名品牌曾做出的辱华言论和行为。

1、巴黎世家

2018年4月,巴黎世家发售新款老爹鞋,巴黎春天百货满满都是等待付款的人,一名中国阿姨规规矩矩排队,却遭到5名外国人插队,甚至动手推搡阿姨,阿姨儿子为了保护妈妈,阻止不成发生打架事件,事后店员态度恶劣。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事后,当事人向春天百货提起投诉,事件却被定性为“中国人闹事”。最终发布会取消,然而真正挑起事端的外国人却买到了鞋子。代购圈和品牌粉丝纷纷开始脱粉、拒绝购买,随后巴黎春天百货及其品牌相继发布道歉声明,但多数人选择不原谅:当时纵容打人者,事后不痛不痒的道个歉,没用!

2、POLA

日本老牌护肤品牌,在2017年11月,日本本土的一家POLA专卖店门贴有“中国の方出入り人禁止”标志,即中国人禁止入内告示。事后,POLA品牌方迅速关闭了该门店并公开道歉,称起因为该店日本员工与中国员工的私人恩怨,中国员工以员工价偷卖产品,导致日本员工张贴这种反华告示。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私人恩怨上升到公开层面,可见POLA的本土员工素质也是明显不够的。总之不论原因如何,这种明显带有歧视和侮辱的行为明显是不妥当的。

POLA是始于日本静冈县,虽然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却一直是不温不火,如果不是近几年中国海外购风气正盛,可以说有了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POLA才能快速的拓展上升。

3、Tarte

美国彩妆品牌,油管美妆博主几乎清一色爱它,在它搞事情之前,小编也是爱的。但在2017年9月,Tarte在ins上发布的一条推文中,使用了“ching chong”这个有严重歧视中国人含义的词。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ching chong 在北美国家加拿大和美国,是歧视华人的代表俚语之一,可以说是排华人士对华人的一个代名词,而美妆品牌用在这里,除了戏谑讽刺,我看不出任何玩笑的成分。

虽然事后,品牌删掉了推文并道歉,称内容是实习生所发,并非公司立场。讲真甩锅甩的一点诚意都没有,实习生就不是你们公司的人?实习生在ins上公然发表这样的言论,公司不监督不作为,难说到底是什么心态。

4、Philipp Plein

德国时尚品牌,抄袭大户,华伦天奴、Alexander Wang等都在它的抄袭列表里。

事发是在2007年,那时的Philipp Plein在国内还没什么热度,推出了一件印有“F-U-C-K YOU CHINA”语句及清朝小丑形象的辱华T恤遭到曝光,遭到各方华人的抵制。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事后Philipp Plein设计师本人发表的道歉声明,声明除了毫不走心,我挑不出形容词来形容。不仅如此,品牌2015年还在中国大陆开始了超过10家专卖店,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只是一种“摇滚精神和幽默”,绝口不认当年的劣迹。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幽默?真是智商感人,China是你“幽默”的代名词?虽然随后在微博发布声明,但面对网友的留言质询,仅以关闭评论了事,态度可以说是非常傲慢了。

除了上述品牌,Anastasia、LUSH、APA等一众品牌都有过类似行为。不可否认时尚圈是一个拼创意的行业,因此略有一些大胆的内容,情理之中,但是万不能触及底线,一切的合作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

D&G事件继续发酵?其实这些品牌也暗戳戳地……

可能这次风波的主人公D&G没明白,明明是一国在他们眼里没有所谓“信仰”的中国人,明明受到损失的是他们,为什么一条对话、一天时间就能让他失去中国市场,因为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拿都是脊梁,容不得你半点亵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