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托车屡禁不止,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摩托车带给中国老百姓生活和工作的方便,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摩托车的使用,开始受到诟病,很多城市也实施了长期的禁摩政策和措施。但是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一个城市摩托车完全消失,二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基本都还是大量的摩托车行驶在大街小巷上,只不过这些摩托车绝大多数开得都不那么“理直气壮',因为它们要么是过期的报废车,要么是郊区或者外地车牌照,要么是说不清楚可不可以在在路上行驶的”电动摩托车“。尽管随时都有被”抓、扣、罚“的风险,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似乎并没有减少多少,而且由于缺乏正常的登记、年审、管理,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反而存在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为什么摩托车屡禁不止,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把所有摩托车都换成汽车,城市的道路容得下吗?这么多的汽车停哪里?全国每天要多消耗多少汽油、多排放多少尾气?因为严重堵车增加了大家花在路上多少时间、耽误了多少事情、占用了多少做事或者休息时间?而且还有多少家庭买不起汽车、用不起汽车,油价快涨到9元了,许多城市小区停车位一个几十万,相当于以前一套房子了。

为什么摩托车屡禁不止,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许多城市的道路设计基本都不考虑摩托车、自行车行驶的需要了。很多很多开车的人看到前面有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就会理直气壮的按喇叭要他们让道,仿佛汽车才是城市道路唯一的主人,请问摩托车、自行车就没有权利使用道路吗?我非常尊重路上开摩托车、骑单车的人,从不喜欢对着他们按喇叭,因为我害怕惊到他们,因为是他们给城市的道路留出空间,是他们减少了城市的污染,如果有可能我会多骑单车。

摩托车对于一些人来说,它们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是养家糊口的家当,他们许多人年龄偏大、缺乏文化、技能,所以他们只能顶着烈日为大家做点有偿交通服务,他们的背后也许就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他们有多少人用汗水养育出国家需要的大学生。有一次在快餐店门扣听到一位身躯瘦弱的*团外卖的工友非常高兴的跟店主说,“今天运气太好了,那个太好人了!只罚了我两百块钱,没有扣我的车!”我听着不知怎么突然喉咙有点堵、眼眶湿润了。两百块钱他要送多少个外卖?如果车辆被扣了他要送多少外卖才能补回损失?他们开汽车或者踩单车送外卖这现实可行吗?

既然摩托车屡禁不止,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摩托车从空间效率、能源效率、时间效率、使用成本、尾气排放量等很多方面都远远优于汽车,很多时候一辆汽车也都是一个人在开,非常浪费,而自行车毕竟速度慢、要靠人力驱动。是不是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了看待这个问题,用更合理的方式解决老百姓的这种需求,比如以管理代替禁罚,以电动摩托、单车代替油机摩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