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宋末將領,一投降就開掛,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勇猛無比

南宋降將(6)一投降就開掛的高興


1271年,呂文煥困守襄陽時,被寄予厚望的范文虎卻在援襄戰場上毫無作為,因此被暫時去職。陳奕替代他成為殿前指揮使,兼管侍衛馬軍司、步軍司,統領援襄的主力部隊。襄陽易主後,南宋被迫將防線後撤。1273年十一月,陳奕被調任沿江制置副使兼知黃州,與淮東安撫制置使李庭芝、淮西安撫制置使夏貴,以及安慶的范文虎一起,在長江中下游組成南宋的最後一道防線。

這個宋末將領,一投降就開掛,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勇猛無比

1275年一月,伯顏率元軍主力從襄樊沿江而下,屯駐壽昌(今湖北鄂州)後,派人到黃州招降陳奕。陳奕立刻派出總管石國英、劉仁,到壽昌請降。在瞭解到伯顏願意許諾給自己一個“沿江大都督”的職位後,陳奕隨即降元。

這時期,在降將呂文煥等人的協助下,伯顏軍隊所到之處,諸多宋將望風而降。以致南宋的軍隊基本面臨崩潰局面。這些將領在投降時往往會帶上許多的部下親信,比如呂文煥的部下田世英與曹彪、劉整的部下沙全、朱禩孫的部下羅璧等。部下是否能繼續跟隨自己去拼搏,直接決定著這些主將未來的勢力與發展。

陳奕也帶著一個這樣的部將——高興。高興,字功成,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

1234年,在蒙古聯合南宋發起的蔡州之戰中,金國國主被殺,金國最終滅亡。在蒙宋之前的協議中有提到,金國滅亡之後,蔡州以北歸蒙古,以南歸宋國。但是整個河南包括蔡州在內,經過歷年戰爭已經慘破不堪。窩闊臺的蒙古人看看這地方不適合作牧場就不想要;南宋想著要更多,最終卻什麼都留不住。蔡州基本上變成了無主之地。因此,出生於蔡州汝陽的高興到底算是哪國人,還真不好說。

1274年(鹹淳十年)冬,29歲的高興帶著八個騎兵到黃州,投拜沿江制置副使陳奕。自稱曾經在南陽山中以一箭殺死一隻老虎的高興,一見面就被陳奕喜歡上了,還把外甥女許配給他。第二年,高興就跟著陳奕投降了元軍。

大概是跟隨陳奕時間太短了,在南宋軍中時,高興碌碌無為。而投降之後的高興,則開始有如神助的戰場生涯。

跟隨伯顏中軍進入伐宋戰場的高興,在攻破瑞昌的戰役中表現突出,被升為千戶。1275年十一月,在溧陽縣對宋軍作戰中陣斬三員大將,升為管軍總管,得以專領一軍。作為進攻臨安的先頭部隊,高興攻銀墅、克建平、奪獨松關,擒武康守將張濡,開始顯赫於元軍。

這個宋末將領,一投降就開掛,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勇猛無比

衢州城

1276(至元十三年)二月,宋主出降後,謝太皇太后詔諭各州縣放棄抵抗,全部投降,衢州隨即降元。但是永康人章焴不甘接受元朝的統治,興兵反元。四月,攻佔衢城,守將孟茂出逃,西安縣令趙若鐩被殺。時稱“丙子戰禍”。

已經成功招降建德府的高興,十月被調往浙東,隨著建康安扶使、蒙古人索多,率五千兵攻克婺州,擒章焴。又佔衢州,順便招降了躲在衢州的宋丞相留夢炎。

他領兵往南一路追殺南宋嗣秀王趙與綍父子。直到福安縣,殺宋觀察使李世達、擊潰宋軍、斬首三千、擒獲趙與綍父子。

高興繼續向南,一路勢如破竹。在興化(今福建莆田)破興化軍,俘參知政事陳文龍、制置使印德傅等人,獲兵士近萬、海船近百艘。因功得升管軍萬戶。

這個宋末將領,一投降就開掛,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勇猛無比

陳文龍紀念館的祭祀活動

此後,高興基本上都在浙江與福建兩個地方奔波。哪裡有不服,哪裡就有他。靠著對南人毫不留情的屠戮,高興一直在殺人,也一直在升官。

1277年(至元十四年)九月,東陽人張念九等發起暴動殺元宣慰使陳祐,被衢、婺二州招討使高興所滅。1278年,高興在福建建寧(今建甌)設立福建行省行都元帥府時,政和人黃華與邵武人高日新起兵抗元,被其撲滅。此後,高興又先後任浙東道宣慰使、福建徵蠻右副都元帥、浙西宣慰使,1284年又改為淮東宣慰使。

在這些年裡,他討伐海盜顧某;滅處州路(今浙江麗水)富某、漳州路王南慰等抗元勢力;與都元帥完者都一起,擊潰漳州陳吊眼的十萬義軍,平漳州高安寨,並設計徒手擒獲陳吊眼。1283年(至元二十年)時,福建黃華再次起兵,時任浙西道宣慰使的高興在鉛山縣、嘉禾縣(今建陽)、建寧路屢屢擊潰黃華軍,直至逼其投火自盡而死。

這個宋末將領,一投降就開掛,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勇猛無比

陳吊眼紀念亭

此外,在討伐婺州路施再十、徽州路(今歙縣)的汪十千、漳州路的歐南喜,以及對林洪、柳分司、詹老鷂、林雄等人的平叛戰役中,高興刀下首級無數,也積下累累戰功。

這麼多年,其唯一的敗跡是在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以福建行省右丞身份,與平章史弼、左丞亦黑迷失等出征爪哇,失敗而還。正所謂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一個代表。

這個宋末將領,一投降就開掛,戰場上面對自己的同胞勇猛無比

元軍攻打爪哇之戰

以忽必烈治下元朝的實力,全面崩潰的南宋要想爭得一息之地,已經基本不可能了。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南宋降將的幫助,元朝也很難在三四年時間裡徹底平定江南。而這些之前在戰場上畏敵如虎,一味潰逃降敵的南宋將領,在面對自己同胞的時候,卻煥發出無比勇猛的戰鬥力,其原因很很值得讓人深思。

而像高興這樣,在攻略閩浙時,以無數南宋遺民的鮮血來換取快速的平定,對於江南的故宋百姓來說,到底是件好事,還是件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