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裡的鳥‖黃鸝篇

詩詞裡的鳥‖黃鸝篇

黃鸝,又名為黃鶯。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多的,大多出現在描寫春天或初夏的景色中。黃鸝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叫聲也婉轉動聽,清脆悅耳。

我國古代詩人在詩篇中常常提到這種羽毛豔麗,外表輕靈的鳥。

杜甫筆下的黃鸝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

可以想像,作為杜甫,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除了反映社會現實,突出其憂民愛國的情懷外,還有熱愛生活,貼近自然的一面。上面三首詩作中,短短几個字就將黃鸝鳥的輕盈的形態動作和婉轉悅耳的聲音描繪的活靈活現,讓人彷彿看見黃鸝站立深葉之中,恰恰啼鳴。無論是黃鸝與白鷺顏色的對比,還是與蝴蝶的動作的對比,都令人感到特別的自然和諧。

戎昱筆下的黃鸝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也是一位唐朝詩人,湖北江陵人,他也是比較注重反映現實的詩人。這首詩抒寫離別故居時對故居一草一木依依不捨的感情。在這首詩中,他賦與了黃鸝以人的形象,將黃鸝作為了自己相識的老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王維筆下的黃鸝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是唐朝著名的田園詩人,其詩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黃鸝當然也被他寫入作品中,這句詩的畫面與杜甫的“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相似。同樣在環境的色彩、鳥的動作等方面不相上下。

白居易筆下的黃鸝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錢塘湖春行》

這是一首描寫西湖春天景緻的上等作品。作品中的黃鸝與作者的心情是一樣的,充滿著喜悅之情,這首詩字裡行間都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氣息。

韋應物筆下的黃鸝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滁州西澗》

澗邊的野草,樹林深處的黃鸝,都是詩人的最愛,這幽靜的自然環境和山水生活正是作者嚮往的。

杜牧筆下的黃鸝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春》

煙雨江南,千里水鄉,花紅柳綠,怎麼能少了黃鸝的聲音,眼前的色,耳中的聲音,這是多麼令人神往的江南水鄉啊。

你對黃鸝鳥有多少了解,你還知道哪些關於黃鸝的詩詞,歡迎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