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于成龙究竟清廉到什么程度?

康熙时候的大臣于成龙是有名的清官,他有两个绰号,一个是“半鸭知县”,一个是“于青菜”。

清朝于成龙究竟清廉到什么程度?

于成龙担任武昌知府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儿子从山西老家到湖北来看他。

跟心爱的儿子久别重逢,于成龙当然非常高兴,但是他并没给儿子准备点好吃的,每顿饭照旧还是青菜豆腐。

儿子要离开武昌回家的时候,于成龙穷得拿不出几个大子儿,更别提给儿子准备路上的吃穿用度了;正赶上府衙的厨房腌了一只鸭子,于成龙便把鸭子切了一半,叫儿子带着路上吃。

也有人说这件事是于成龙在广西罗城当知县时发生的,所以大家给他个绰号叫“半鸭知县”。

清朝于成龙究竟清廉到什么程度?

至于“于青菜”,则是因为于成龙天天粗茶淡饭,顿顿豆腐青菜,久而久之辖地军民都知道于大人府上光买青菜,极少沾点荤腥,大家叫他“于青菜”,既是善意调侃他的俭省,又表达了对这位清官的尊敬。

于成龙把吃青菜的习惯带到了福建按察使任上,带到了直隶巡抚任上,也带到了两江总督任上。

他在江宁的总督府衙门后有几棵槐树,叶子稀稀拉拉的,那是因为总督府不舍得买茶叶,没事儿就揪槐树叶子泡水喝。在青菜总督的言传身教下,江宁城养成了厉行节约的新风气:士大夫们饮食开始搭配粗粮,没急事出门不用车轿,着装也不很讲究华丽气派了。

大家都说于青菜当总督的时候,是江宁官吏最廉洁勤勉、老百姓生活最安居乐业的时期。

清朝于成龙究竟清廉到什么程度?

康熙二十三年,于青菜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僚属们清点他的遗物,只得碎银子三钱,铜钱两千个,衣箱里还有一件袍子,床头摆着几罐咸豆豉……康熙皇帝评价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