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哪家大公司會沒事兒就想打官司呢?而且還是為了區區一百萬?

最近,抖音將百度告上法院,只因發現百家號用戶“娛樂並非愚樂”,在百家號平臺中發表一篇文章,題目為《抖音“滑梯門”再現,一男一女遊樂園水中互動,網友:道德淪喪》。相關內容在網上發佈後,引發大量轉載及評論。

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微播視界公司認為,百家號用戶捏造抖音短視頻存在所謂“滑梯門”,對抖音短視頻進行惡意誹謗及貶損,導致“抖音短視頻”社會評價降低。百度公司作為百家號平臺的運營方,有義務對其用戶上傳內容進行審查,故訴至法院,要求其停止名譽侵權行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損失100萬元。

01

名譽侵權行為,指行為人通過文學作品、通告文字、行為語言或其他形式,對當事人產生名譽上的消極影響

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根據相關文件,具有下列行為之一,可被認定為名譽侵權:

(一)描寫真人真事的文學作品,對特定人進行侮辱、誹謗或披露隱私損害名譽的,或者雖未寫明真實姓名和住址,但事實是以特定人為描寫對象,文中有上述情形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二)編輯出版單位在作品已被認定名譽侵權,或被告知明顯屬於名譽侵權後,拒不刊登聲明,不採取其他補救措施,或繼續刊登、出版侵權作品的,應認定為侵權;

(三)文章反映的問題雖基本屬實,但有侮辱他人人格內容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四)文章的基本內容失實,使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五)新聞機構報道內容失實,或者國家機關依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而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六)主動提供新聞材料,或因被動採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且內容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的,應認定為名譽侵權。

02

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人們常說捏造事實屬於誹謗,實際上並非所有捏造事實的行為都屬於誹謗罪。要注意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與誹謗罪的界限。

民事名譽侵權在違法程度上輕於誹謗犯罪行為,二者還具有以下不同:

(一)誹謗罪散佈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

(二)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三)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

03

抖音為何堅持起訴?

既然名譽侵權只屬於民事糾紛,抖音為什麼還要堅持起訴百度?這可不是“自找麻煩”,對於抖音而言,通過訴訟的方式才能避免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

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此前,國家廣電總局為規範短視頻行業行為,對視聽網站持續加強監看和督導。相關部門作出防止平臺出現問題節目,堅決遏制已下架的問題節目死灰復燃,打造正能量網絡平臺的指示。抖音所屬的微播視界公司,在經過行政處罰之後,大力整改旗下各項業務。

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另一方面,作為一家知名短視頻平臺,抖音一直以“抖音,記錄美好生活”為定位。“滑梯門”等負面消息,顯然不利於其企業形象的樹立,甚至會降低其社會評價。

基於各方面考慮,抖音選擇通過法律訴訟程序,以證明其運營內容合法合規,恢復企業良好形象。這不僅是為了維護企業的利益,也是維護企業的口碑和社會公信度,有利於企業的長久運營。

04

起訴要趁早

早在今年8月份,抖音便已遭遇過大批量營銷號造謠和誹謗。有過相關經驗的抖音深知,想要預防此類現象再次發生,更加需要以強硬的態度進行應對。

抖音堅持起訴百度並索賠一百萬,因其互聯網文章侵權?

對於很多企業而言,不僅是名譽侵權,各類侵權糾紛都應及早起訴。

以債權糾紛為例,通過訴訟程序,得到法院判決並執行,是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債權人不止一名的情況下,需申請對被執行人的財產參與分配,才能確保執行效率。

關於名譽侵權的訴訟,有法365企業小助手提醒您:

1. 名譽侵權有限定條件。文章反映的問題基本真實, 沒有侮辱他人人格內容的,不應認定為名譽侵權;新聞機構根據國家機關依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職權行為所作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不應認定名譽侵權。

2. 名譽侵權與誹謗罪需區分清楚。誹謗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

3. 及時提出訴訟。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如果超出訴訟時效,法院一般不會受理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面對誹謗,及時尋找律師幫忙提出訴訟是最好的選擇。

4.法院判決是自己清白的最好證明。當傳言或失實的傳播內容已對企業造成社會評價和口碑上的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引發被重點監控的不良局面,此時,企業用訴訟獲得判決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比任何企業方的闢謠、澄清都更有效力。

如果您需要諮詢權利侵犯方面的內容,歡迎諮詢有法365企業小助手!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