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福医药难免商誉计提之“俗”,王学海回应来了


人福医药难免商誉计提之“俗”,王学海回应来了


1月29日下午,人福医药(公司代码600079)提交业绩预告称,公司2018年度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30亿元,导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2亿-27亿元。

这将成为人福医药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原因在于全资子公司Epic Pharma经营利润大幅减少出现亏损,公司计划一次性计提收购Epic Pharma时形成的全部商誉及部分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面对商誉减值导致的业绩亏损,公司理性分析总结了主客观原因,除了国际市场变化、行业政策趋严等客观原因,也包括公司在国际化发展和企业转型中所暴露出的项目论证不充分、国际化经验不足等问题。商誉减值不会影响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决心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王学海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应该看到过去也有系列收购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从人福医药过往公告来看,2017年靠出售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80%股权,实现投资收益超过18亿元;2018年出售中原瑞德剩余20%股权,实现投资收益约2.65亿元。

相对前几年的频繁出手,2018年人福医药未有收购动作。

本次计提完成后,公司账面依然存在约30亿元的商誉。“公司另一项较大商誉(23亿元)为乐福思两性健康业务,该项业务发展符合预期,本次经过测算,未发现商誉减值情况。”王学海说,此次计提后,剩下的商誉减值压力不大,公司可以轻装前进,未来可期。


并购积累商誉


“一般年底审计会对商誉做减值测试,主要对以前的并购标的是否符合并购时的经营预期做测试,不达标就会减值。”民生证券分析师张明对支点财经记者说,这几天商誉集中“爆雷”的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因为以前的并购不符合预期而进行的大额减值。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9日晚,共有90家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度预亏公告,预亏超20亿元的有9家,其中8家提及了计提商誉减值。

商誉是资产负债表里的一个资产科目,它是并购时相对于标的的净资产所付出的溢价。

比如A公司的净资产(生产设备、桌椅板凳、电脑等)为1000万元,B公司收购A公司花了10亿元,那么在B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多付出的9.9亿元溢价就会记在商誉科目里。

也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商誉是收购方因为对收购标的的未来充满美好预期,而愿意付出的超额对价。

“商誉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背后一定有收购行为。”张明说,如果一家企业的商誉很高,说明它在过去几年搞了很多并购,但“美好预期”未必一定能实现。

2016年5月,人福医药斥资5.29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司Epic Pharma,创造了当时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药企的记录。该项收购也直接导致人福医药的商誉由2015年的13.8亿元,剧增至2016年的44.97亿元。本次计提,原因便在于Epic Pharma的经营利润出现大幅下滑。

如此说来,大额计提早有端倪。

根据2018年半年报,人福医药当期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28.55%,原因正是由于Epic Pharma主要产品熊去氧胆酸胶囊价格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91.04%导致。

据公开资料,Epic Pharma是美国一家60多年的制药企业,具备丰富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医药研发实力,并具有美国管制类药品生产资质。

人福医药方面向支点财经记者透露,2018年,由于美国政府对药品价格施加很大压力,要求各大药厂降价。美国几大仿制药厂商大幅下调了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品价格,使Epic Pharma公司的该药品价格也大幅下降,降幅超预期;此外,Epic Pharma公司的羟考酮缓释片原来预计于2018年获批上市,但由于美国政府将此类管制药品滥用列为国家安全紧急状态,FDA对该药品提出更严格的审批要求,导致该产品至今仍在申报审核过程中。

近年来,人福医药的收购标的还包括Ansell公司两性健康业务(后整合为乐福思)等,通过积极的海外拓展,截至2017年末,境外资产占人福医药总资产的比例为28.59%。到2018年三季度,公司商誉为66.55亿元。


人福医药难免商誉计提之“俗”,王学海回应来了


应客观看待商誉


根据此前消息,2019年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讨论了商誉减值改摊销的问题。大部分委员认为,摊销(商誉每年按比例减少)比减值(商誉按“意愿”计提)能更好地实现商誉减计至零的目标,而且成本低、便于操作,利于投资者理解。

“如果是按比例摊销,一些业绩不太好的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的利润低于商誉摊销值,反映到财务数据上,就是连续三年亏损,公司面临退市风险。”张明认为,就算商誉减值改摊销政策真的要出台,应该也是几年以后的事。

但上市公司们已经“闻风丧胆”,谁都想趁政策出台之前赶紧完成“瘦身”,这也便出现了近期A股大规模的集体计提。截至2018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商誉合计1.45万亿元,在1月31日业绩预告时间节点到来的时候,预计将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加入“计提战队”。

A股上市公司商誉Top10

中国石油(SH:601857)商誉为423.6亿元美的集团(SZ:000333)商誉为296.2亿元潍柴动力(SZ:000338)商誉为234.1亿元青岛海尔(SH:600690)商誉为212亿元中国平安(SH:601318)商誉为205.4亿元广汇汽车(SH:600297)商誉为186.7亿元海航科技(SH:600751)商誉为154.2亿元紫光股份(SZ:000938)商誉为139.9亿元纳思达(SZ:002180)商誉为129亿元华能国际(SH:600011)商誉为124.8亿元

其实,对投资者而言,应该客观看待商誉。

不管上市公司爆出多少“商誉雷”,都应该认识到,商誉由并购产生,它本身是中性的。重要的是,要看上市公司收购资产后的盈利能力,以及被收购资产与上市公司业务之间能否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从而拉动业绩增长。

具体公司也应该具体分析。商誉属于无形资产,一般来说,互联网企业、医药企业因为科技的特殊性,在并购时往往更容易产生高溢价。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便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福医药方面告诉支点财经记者,公司是国内最先迈出国际化战略是执行步伐的药企之一,目前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在美国自建品牌、自建销售队伍的中国医药企业。Epic Pharma公司主要产品熊去氧胆酸胶囊在美国占有约40%的市场份额,在四家同产品竞争者中居首位;同时,该公司已就羟考酮缓释片发起专利挑战,一旦获批生产,将成为该公司另一重要产品。除此之外,该公司对人福医药麻醉镇痛药品业务的全球拓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商誉的影响主要是财务层面的,商誉减值越大,说明收购时的估值越虚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负债压力也更大。但在评估商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时候,主要还是要看之前的高溢价收购是在做加法还是做乘法。有好的收益,或者跟公司原本业务有了很好的‘嫁接’,就是在做乘法。”张明表示,一次性计提对报表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足为惧,“洗大澡”之后,以后的报表数据说不定会更好看。

在预告商誉计提的同时,人福医药还公告了回购股份预案,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以不超过人民币14.29元/股价格,回购股份将用于公司股权激励。截至1月30日收盘,人福医药股价当日上涨1.57%。

END

记者丨李文卉

出品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支点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