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冬之下,為何白酒、榨菜一起漲價?


自然的寒冬和經濟的下行一起降臨。在春天到來經濟甦醒前,眾人紛紛勒緊褲腰帶共克時艱,盼望還能過個好年。

然而就在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消費增速創新低,民企債務暴雷不斷,各種縮招和裁員接二連三之時,竟有兩家企業逆勢漲價,他們是:涪陵榨菜和五糧液。

其實涪陵榨菜喊漲已經不是第一次,自2016年起,短短兩年漲了四次,先是因為原材料跟勞動力成本上漲,將價格提高8%~12%,2017年2月又因為緩解成本壓力,提高“15%~17%,第四季度時,減少了產品包裝的淨含量,變相漲價10%~16%,今年10月為了統一全國價格體系、防止竄貨、保護渠道各成員利益,第四次漲價,此次漲幅約10%。


經濟寒冬之下,為何白酒、榨菜一起漲價?


榨菜是國民配菜,也是稀飯、方便麵的標配,更是出行旅遊的必備,稀飯加榨菜陪伴了多少考生通宵的夜晚,也是月光族領薪前最奢侈的享受。面對連番漲價,不少網友無奈表示:“榨菜白粥是我最後的倔強,現在居然連榨菜也漲價了”,另有網友說:明明之前“方便麵、榨菜、二鍋頭、騎著摩拜走一走”還是消費降級的“小資”生活,怎麼現在吃個榨菜竟然搖身一變成了消費升級了。

為什麼小小一包榨菜有資格漲得如此囂張?又為什麼敢在經濟寒冬這麼不景氣的環境下逆勢喊漲呢?

因為榨菜是剛需,經濟再不好,飯總是要吃的,榨菜幾乎沒有替代品,有些人從小吃到大,不管吃飯還是面,不來幾根榨菜總覺得少個味,並且涪陵榨菜封殺了整個品類,成了榨菜行業中的老大,現今,涪陵和榨菜畫上了等號,涪陵就等於榨菜,大家早已認同了涪陵榨菜這個記憶中最熟悉的味道,也正是因為其穩坐第一的市場佔有率,讓他幾乎沒有競爭對手,這樣的強勢品牌能夠在面對渠道商的時候有高的議價能力,自然也就有了漲價的資格和權力。

另一面就消費者來說,榨菜單品以小包裝為主,單價本來就非常低,即使從小時候記憶中的五毛錢一包漲到現今的3塊錢一包,相較於其他食品還是非常便宜的,相比房價來說也是漲得非常溫柔的。消費者對榨菜這種生活必需品價格敏感度不高,種種因素綜合起來,才讓涪陵榨菜掌握了訂價的生殺大權。

涪陵榨菜的“逆勢喊漲”也是典型的“土豆效應”。

土豆效應最早發生於愛爾蘭,1845年,愛爾蘭發生災荒,導致土豆價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了,這樣不合常理的現象由英國統計學家羅伯特·吉芬最早發現,因此在當時又被稱為“吉芬難題”。


經濟寒冬之下,為何白酒、榨菜一起漲價?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


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解開了這個難題。土豆在愛爾蘭是非常低價的商品,當災荒導致土豆價格上漲後,讓土豆相對於肉類更為昂貴,此時,應該發生“替代效應”,消費者應該買肉而不是買土豆,但由於災荒也導致消費者變窮了,進而又產生出“收入效應”,且收入效應的強度遠大於替代效應,讓消費者本能的想買印象中便宜的商品,也就是土豆,因此才會造成便宜的土豆價格上升後反而需求大增的情形。

在“土豆效應”中,土豆是便宜、低端食品的代名詞,當經濟危機來臨時,人們的需求會走向馬斯洛需求層級的較低層,放棄高端的奢侈消費轉向中低端消費,因此從大魚大肉轉向土豆,經由市場的供需法則,當土豆的需求增加,價格也會隨之提升,造成低價產品逆勢上漲的情形。低價的涪陵榨菜能夠在強勁的經濟寒冬中漲價,或許也是因為大家開始省吃儉用,從佳餚轉向榨菜所造成的“土豆效應”。

低單價的涪陵榨菜即使漲價也能讓人很無感,那為什麼身為老八大名酒,地位僅次於茅臺的五糧液也敢在寒冬下漲價呢?對此,五糧液官方跳出來喊冤,說到:漲價只是經銷商單方面的作為,並非官方統一下達的要求。但五糧液在2019年營銷策略說明會上發佈的策略,著實給了經銷商漲價的膽子。五糧液宣佈調整產品結構,將在明年停產現有的“普五”,推出全新的“升級版普五”。


經濟寒冬之下,為何白酒、榨菜一起漲價?


五糧液很聰明,酒是少數沒有保質期的產品,甚至越老的酒越有價值,因此酒能夠作為收藏品和投資品,而在白酒行業中佔有高地位的五糧液早已跳脫快消品成了奢侈品,現有的普五停產,意味著此款酒即將絕版,馬上替普五製造出稀缺性,價格勢必高漲。而新普五竟然稱作“升級版”,價格自然也就不能低於原有的普五,這麼一操作等於給了五糧液一個理所當然的漲價理由。

“貧富差距”是五糧液漲價的另一個幫兇,根據“基尼係數”顯示,中國貧富差距仍在擴大,含示著大家在經濟寒冬中哭窮的同時,有錢人還是很有錢,富豪也還是賺的盆滿缽滿,正所謂“二八法則”,20%的客戶創造了80%的銷售額,五糧液賺的正是這些金字塔頂端,消費得起千元酒的族群的錢,他們會經常出席各大會議活動,需要拿出千元酒送禮表示敬意,對於這些人而言,越貴的酒才能讓他們越有面子。

五糧液的消費屬於“面子消費”,正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只有金字塔頂端的高端消費人群者買得起五糧液,加上華人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特別注重面子,因此在逢年過節送禮時,即使不是特別有錢也要“打腫臉充胖子”,送越貴的酒代表越富裕、越有誠意,“秀”出來也越有面子。當消費者鷸蚌相爭的時候,酒商成了得利的漁翁,漲價能幫消費者解決面子問題又能讓自己有更大的獲利空間,因此酒的價格才會一路水漲船高。

最後,白酒行業中的老大哥茅臺的缺貨,也是“老二”五糧液漲價的助推器,雖然茅臺缺貨,但市場需求並不會因此消失,因此擴大了市場對五糧液的需求,在自由市場的供需法則下,五糧液的漲價也是在所難免。

涪陵榨菜和五糧液的漲價並非沒有理由,雖然兩者對標的是高低兩端截然不同的市場,但正是因為有需求他們才“漲”的起來,也說明了中國市場屬於金字塔型的發展,並且二八定律永遠存在。

從股市的操作中也能解釋這兩個極端市場漲價的現象,涪陵榨菜的漲價稱為“補漲”,在經濟繁榮週期時沒有跟著景氣一起增長,當市場整體水平提高後,之前沒有表現的企業才跟上;五糧液的漲價則是“追漲”,由於老大哥茅臺的價格不斷被炒作提高,2018年單憑茅臺官方宣佈的價格就上調18%,再加上經銷商和黃牛的炒作,一瓶53度的飛天茅臺在某些地方要價1880元甚至更高,因此五糧液趁著此波漲價趨勢殺入追漲,達到營利的目標。


經濟寒冬之下,為何白酒、榨菜一起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品牌都是所屬行業中的領先品牌,他們有強大的品牌力支持,也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和顧客忠誠度,因此漲價不僅能為他們創造利潤,更是一種品牌升級。

中國市場過於龐大,就像人有高矮胖瘦,同一件衣服不一定能穿在所有人身上,此種漲價的模式也並非每個企業都適用,做好產品,養好品牌,才有機會逆流而上。

經濟寒冬之下,為何白酒、榨菜一起漲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