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的好學精神?業界大佬鄒振東教授的十大成功祕訣!

今天又是一週一次的新生研討課,沒想到居然是鄒振東教授

來給我們這些大一新生講課!那麼鄒振東教授是何許人呢——

鄒振東,教授,歷史學博士,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曾任廈門廣電集團副總編輯,廈門衛視創辦者之一、首任總監,全國十佳百優電視理論工作者,福建省雙十佳新聞工作者,廈門市拔尖人才,福建省四個一批人才,廈門市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

於正的好學精神?業界大佬鄒振東教授的十大成功秘訣!

與平時的新生研討課完全不同,今天一改沉默的氣氛,大家都認真聽講並紛紛踴躍發言,鄒振東教授也為我們總結了十條成功的秘訣!


1.吸取當地文化

鄒振東教授說:作為一個學生,首先你要吸取自己當地的文化,不然談何瞭解更廣闊的世界呢?

2.學習閩南文化

據統計,90%獲得成功的廈大畢業生都懂閩南文化。

他說,福建並不富裕,但卻最愛慈善,這也是閩南文化的體現之一。

他還為我們解釋了一些閩南文化的特點:

  • 送王船:

他認為,人死後就去了一個平行世界,而清明節是活人與逝去之人的彼此聯繫道路,燒紙就是發紅包。那麼那句老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則意味著死後沒人燒香,那麼人在平行世界就是弱勢群體,即是孤魂野鬼。這也是鬧鬼的由來。而送王船則是祭拜王爺,祛除這些“孤魂野鬼”——低端人口的手段。

  • 娘娘廟:

娘娘廟的娘娘其實是海上浮屍,這廟的建立就體現了閩南文化中的照顧思維。

而這精神體現在生活中,比如福建是老人免費公交施行最早,建立醫保社保 ,增加外來工津貼的省市。

他建議我們學一首閩南語歌曲,並現場唱了一小段兒雙人枕頭。他還教我們要會吃虧,會吃虧才能賺得多,這也體現了經濟學的讓利行為。

他用閩南語教我們說——一隻草,一點露,這是體現底層人奮鬥的一句話,即出身卑微也有路,當初陳水扁大選時也說過這句話。

於正的好學精神?業界大佬鄒振東教授的十大成功秘訣!

3.學習人生的傳播

在生活中體會並運用傳播思維。

4.用傳播方法處理好父母,師生,舍友關係

他說我們在這些人中並沒有利益關係,但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是成功的必須。

室友關係之間,他還俏皮的引用了那句——“謝室友四年不殺之恩”,並用復旦投毒案做了反面例子。

5.善於利用大學師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他建議我們處理好大學四年的時間,並判斷自己時間的使用。在好老師的定義上他與別人不同:只有在本校才能聽到課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鄒振東教授還舉了於正作為例子,在日前的講座上,於正聽了他的演講後虛心要了他的微信,字句中透露出的好學精神令他大為讚賞。

於正的好學精神?業界大佬鄒振東教授的十大成功秘訣!

我和學姐的對話

6.以師兄姐為師

鄒振東教授帶著感嘆說他當時也是因為一個師兄影響了他的大學四年,這才能比同輩人走的更遠。

7.只有這座大學有的最值得學習

選課時,要選非985大學沒有的課,那才是最好的。

8.大學最重要看風景

本科生最重要學視野與語言。研究生則是方法和工具。而博士生是發現與創造。

9.問自己:你可以從大學帶走什麼?

在16級的博士生畢業典禮時,他詳述過這句話的含義。

於正的好學精神?業界大佬鄒振東教授的十大成功秘訣!

10.對自己好一點

他說:我愛你,我奉獻,有“我”才能有後面的動詞。所以人最重要對自己好一點。


鄒振東教授十分令人尊敬,卻也不失親和,下課後同學們找他加微信他也一一同意了。

這堂課真的令人受益良多,希望大家也能在裡面學到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