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寫實繪畫是超寫實嗎 和照片區別在哪裡

超寫實繪畫在近階段十分流行,以冷軍為代表的畫家,在超寫實的大道上拼命狂奔。頭條裡很多各種各樣的超寫實繪畫作品大熱。無論是畫家也好,評論家也好對超寫實溢美之詞從不吝嗇。我個人的喜好是寫實畫法,對超寫實畫法也不排斥,但是看到了有個給著名畫家寫傳記的寫手,在評價超寫實畫家的時候用詞十分阿諛。說什麼畫面上的女人,神態憂鬱,畫家完美地表達了模特的精神世界等等。而且他也透露了說畫家在這幅作品上花了幾個月時間等等。這使我想起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畫家,面對一個模特,畫了幾個月。那麼他還是在寫實嗎?

超寫實繪畫是超寫實嗎 和照片區別在哪裡

我們知道,一個人一天內情緒都會有各種變化。早上起來精神相對報滿點,到中午該吃飯的時候精神就不如早上。中午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有午睡的習慣,這時候的精神狀態就會十分萎靡。一個人僅僅在一天中就會有不同的精神狀態。那麼畫家在表達一個人物的形態的時候,以哪個精神形態為準呢?如果這個精神形態發生了變化,那麼還是在寫實嗎?

畫家畫了幾個月,到底在描摹什麼呢?打磨那麼長時間是在幹什麼?是為了挖掘模特那一種憂鬱的情緒嗎?顯然不是。打磨幾個月,那麼只能說明畫家處於一種工匠的工作狀態,他要把這個玉器翡翠拋的光光的,磨的細細的。讓觀眾在近距離觀看的時候產生一種活靈活現的錯覺。

超寫實繪畫是超寫實嗎 和照片區別在哪裡

這也讓我想起了攝影,攝影在當今時代因為技術的革命,產生了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在膠片時代一個135畫幅的表現力,用像素來表示大約相當於3000萬像素左右。而現在已經突破了5000萬像素,已經遠超最好的膠片表現力了。超高的像素代表著我們可以更加精細地刻畫人物的面部,甚至皮膚紋理,毛孔,汗毛都可以纖毫畢現呈現在你的眼前。人的眼睛分辨率大約在300dpi。那麼5000萬像素一般是8000*6000左右。那麼按照人眼極限分辨率300dpi分辨率來打印輸出。圖片可以做到30*20英寸大的圖片。如果這張圖片是表達一個人的頭部,那麼這個頭部面積將會被放大了近10倍,邊長放大3倍左右。連一根汗毛都會放大三倍,清晰呈現。那麼攝影的確是超寫實的,因為他可以在一瞬間就把5000萬像素的信息給凝固下來,包括當時的表情,和髮型,每一根髮絲的位置,都是真真實實的表達了出來。

超寫實繪畫是超寫實嗎 和照片區別在哪裡

而繪畫呢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繪畫的超寫實,只是畫家的想象,填補了人物真實變化中形成的空白。包括皮膚的紋理,那絕對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寫實。而只是畫家把他看到的局部的細節給複製到了全部而已。曾經看過一幅畫,畫面上衣服是由毛線織成的,織成衣服的毛線邊上的絨毛都歷歷在目。刻畫的無比細緻,我這裡用了一個細緻,而不是精確。因為我們看到了主體人物的肖似,就以為這個毛衣上毛線的絨毛也是現實的。其實這也是靠畫家主觀臆想,創造出來的,現實不是這樣回事,最起碼不完全是這麼回事。

超寫實繪畫是超寫實嗎 和照片區別在哪裡

當然作為一個工藝品的確功夫在哪裡,所以價格比寫意繪畫的一揮而就賣的貴點也是合理的。對於寫實誇讚他工藝精巧,巧奪天工我覺得合理的。如果說細緻地刻畫出人的精神狀態就有點牽強。人物的精神狀態是那一個短短的時間才會展示出的,不是半年一直僵化在面部的。

超寫實繪畫是超寫實嗎 和照片區別在哪裡

超寫實繪畫以我的臆斷也是畫家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提煉模特的表情,最後確定出模特最佳的面部表現。也就是畫家不斷地觀察模特的表情,從無數個連貫的變化的表情中,最後畫家固定畫出畫家想要的,並且記憶在畫家腦子裡的那一個表情。而攝影也和畫畫有一點共同的地方。如果攝影要拍出一幅好的作品,特別是人像的作品,也需要幾十張,幾百張中去從中選擇。最起碼我在拍攝人像照片的時候是這樣的。通過不斷地引導被攝對象來表達出我需要表達的精神面貌,這個過程我是不斷地拍,然後從大量同類的照片中選出最佳的哪一張。這才是超寫實的。

所以我認為,超寫實繪畫也就是本質上的繪畫,畫家畫的是腦子裡臆想出的細節,來喧賓奪主的。至於模特所謂憂鬱,純真的表情,那只是畫家看了無數個模特的各種表情後選擇表達出的一個表情,具體的細節描摹只是畫家的工藝水準很高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