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河南四川GDP相继公布!围观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近日,各省统计部门迎来一轮“官宣”潮,全国各省GDP数据相继发布。而在中西部地区中,湖北、河南、四川三省GDP总和超过10万亿元,持续带动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而这三个省份在2018年的经济“成绩单”中表现如何?各个省份的经济亮点在哪些方面?还看如下具体经济运行指标:

湖北河南四川GDP相继公布!围观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湖北:GDP39366.55亿元,增长7.8%,高技术产业对拉动工业发展贡献突出

湖北省统计局负责人表示,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7.8%,虽然与上一年度持平,但与上年的7.8%意义完全不同。该增速是在经济增速逐年放缓,深层次矛盾交错叠加的复杂背景下取得的,抑制了持续7年单边下滑的态势。

2018年,湖北省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2%,快于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8%,比全省规上工业高11.7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2%、10.3%,比规上工业分别高2.1个、3.2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快速成长,全省规上高新产业市场主体达到5206家,增长13.7%。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174家,占比60.97%;新增登记备案的高新产品1946项。新增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主体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8.5%。

湖北河南四川GDP相继公布!围观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四川:GDP40678.13亿元,增长8%,“两千亿”市州再添三员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8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067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

而在首次突破四万亿大关的背后,2018年四川德阳、宜宾、南充市GDP首次突破两千亿元,成为继成都、绵阳之后,四川第三批GDP“两千亿”城市。

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四川GDP首破万亿元,成都GDP首破3000亿元,是当时全省进入“千亿GDP俱乐部”的唯一市州,也是四川第一个GDP“两千亿”城市;10年之后的2017年,绵阳成为继成都之后,第二个GDP突破2000亿元的市州。除“两千亿”城市之外,四川GDP“千亿俱乐部”城市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湖北河南四川GDP相继公布!围观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河南:GDP48055.86亿元,增长7.6%,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18年,河南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全省生产总值48055.86亿元,增长7.6%,增速居全国第11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9.3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增长9.2%。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9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629.04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65.70亿元,增长11.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7576.21亿元,增长10.0%;餐饮收入3018.53亿元,增长11.7%。12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5.24亿元,增长9.9%,增速比11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全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7%、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增长13.3%、通讯器材类增长12.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7%,分别高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5.7、5.3、4.2、2.7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河南省在2018年面对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约束趋紧等复杂形势,全省经济发展保持了“稳、进、好”的态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