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田裡不種植稻穀種“它”,畝產500斤,每斤20元

農民田裡不種植稻穀種“它”,畝產500斤,每斤20元

在如今的社會,農民的溫飽問題早就解決了,很多農民種植的稻穀基本上都是自家吃的,一般不會去大規模種植,因為市場競爭很大,但很多人會問,那農民在農村的田拿去幹嘛呢?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智慧,很多人農民為了能賺錢奔小康,都會絞盡腦汁的想辦法去種植一些新鮮、價值高的農作物,在江西婺源農民康西就把自家的稻田改造種植了“它”,每斤20元,畝產500斤,年賺十幾萬!

農民田裡不種植稻穀種“它”,畝產500斤,每斤20元

俗話說,在農村農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你願意動腦就有賺錢的機會,農民康大哥種植的它相信有不少人吃過,它是我們常吃的“藕中極品”——藕帶,藕帶古時候人們稱之為藕鞭、藕絲菜等,是蓮的幼嫩根狀莖。一般手指粗細,實則也就是藕的變異體,吃起來清脆爽口,深受人們歡迎。

農民田裡不種植稻穀種“它”,畝產500斤,每斤20元

康大哥說自從把稻田稍作改造後種植了藕帶,他一家人都奔小康了,以前種植稻穀畝收益能有5千元就不錯了,而今種植的藕帶雖然畝產只有500斤,但在市場可賣到20元一斤,也就是畝收益有近萬元,比種稻谷強多了,而且銷路還不用愁,人們都會搶著買。

農民田裡不種植稻穀種“它”,畝產500斤,每斤20元

農民康大哥種植的藕帶成熟後都不用自己動手,很多批發商都會親自下田去挖,因為在市場藕帶非常的搶手,無論是涼拌還是炒著來吃味道都特別鮮美,各大餐館酒店是一道受歡迎的菜,藕帶不僅能吃,而且藕帶還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有著解毒、下淤血等等藥用價值;農民康大哥自從把稻田改造種植藕帶後,每年都能賺十幾萬,成為了當地第一位靠種植奔小康的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