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有网友一直私信我,还会再写上海系列的文章吗?其实我一直都没有什么规划去写文章,我一直在各地奔波,很难有那时间去写,主要看心情,呆在上海的那几年,有去过很多老上海的地方拍照,但照片一直都没整理,加上也没有什么关注关于拆迁整改的新闻,也不清楚哪些地方至今还在,哪些地方已经定格在照片里,还要查各种资料等,所以一直没有再什么写文章,下面写一篇关于“石库门”的文章。

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当时的战乱迫使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拥入租界寻求庇护,外国的房产商乘机大量修建住宅。这种建筑吸收了 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 上海 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 中国 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 民和 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 中国 传统式牌楼。大门采用二扇实心黑漆木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细部采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二楼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

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石库门有着 江南 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在总体上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来源于 欧洲 ,外墙细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图案,门上的三角形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多为西式图案。

下面的照片主要拍摄于天目东路山西北路、 安庆路一带,即将被拆迁、修缮的老式里弄群。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看到石库门街坊,会让许多上海人回到往昔岁月, 石库门街坊曾经是上海中产阶层的居住地,解放后回归众多劳苦大众,于是,原先一个门洞一户的幽雅生活环境被一个门洞十几户人家所替代。拥挤的生活空间,使石库门街坊少了最初的宁静。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这里是上海旧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居住的人口密度很高,老百姓生活的环境也较差,许多人家还没有用上抽水马桶。因为市政地铁的修建,大片民宅面临动迁。动迁,对于这里的人们,是件好事情。游玩时我放缓行进的速度,多看几眼那些即将远逝的风景,到处都遗留着历史的印记,到处都是弥漫着生活的气息。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这些住家都临近动迁,坐在一起闲唠嗑、孩子们打闹的日子不多了,和许多旧城区情况相似,石库门街坊里居住的多是中年以上的人们,鲜有年轻一族出没。我在闲逛的时候,倒是见过多次有外国人在里面穿来穿去,生活条件虽然杂乱,但石库门里的人们处得其乐融融,自如地演绎着锅碗瓢盆交响曲。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被时间磨去棱角的木阶梯。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直以来,我把这种衣服被子晾晒在街道上作为上海人生活的一大特色,虽然此举很影响市容,但实在也是居住空间狭小的上海人的无奈之举。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这些建筑是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上海魅力的侧影。

透过这些建筑,似乎就能触摸到历史。

青苔似乎也能告诉我们许多陈年旧事。

幽深的坊间小道,青灰色的旧墙记录着沧桑,相隔数米的隔墙外,便是新建的高楼,城市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它的颜色......

如果有几只麻雀在电线上,是不是就像一组五线谱了?嘿嘿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一起寻找上海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