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明白二战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钢架”,原来是克制坦克的利器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上有这么一段美军登陆的画面 ,滩头放了无数的钢架,导致美军坦克根本无法有效登陆, 本来应该是在坦克身后的步兵,因为坦克被困住他们冲到了前面,反而做了炮灰。

现在才明白二战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钢架”,原来是克制坦克的利器

其实这种钢架可不是随随便便扔在那的,它是有它的战术作用的,它还有自己的名字,它就是反坦克拒马。拒马在冷兵器时代是抵御骑兵的有效障碍物,到了近现代就有人把它升级成了能阻碍坦克行进的“高级货”。坦克一旦压上去就会特别难受,想象一下推着钢条刨地,最后插得深了就卡住了,如果一不小心绞进履带,可能还会把负重轮都给卡下来。

现在才明白二战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钢架”,原来是克制坦克的利器

它的另一个名字也叫“捷克刺猬”,名字来源于原产国,二战前夕,捷克为了防御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就有人脑洞大开发明了这种东西,这也是最早的反坦克拒马。

虽然可怜的捷克对阵德国的装甲集团军毫无还手之力,还是被占领了,但是但并不妨碍“刺猬”扩散成一种大众化的反坦克武器。苏联人、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都看到了这个“生活小妙招”的作用,在二战中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

现在才明白二战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钢架”,原来是克制坦克的利器

为什么他会这么快的扩散到各地呢,因为他是一种,简易的、廉价的,而且极为令人讨厌的反坦克工事,用几块破钢就能焊接起来。

容易制造

制造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钢铁,任何工厂都可以大量制造。同时,因为制造技术简单,可以大规模制造,普遍部署。

有较强的反坦克能力

坦克可以碾压铁丝网和矮小的障碍物,但不可能对抗反坦克拒马。强行碾压,会导致坦克被拒马卡主,失去活动能力。甚至坦克还会被刺穿变形,导致坦克的严重损坏。

现在才明白二战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钢架”,原来是克制坦克的利器

较难排除

这玩意是钢铁制造,即便炮弹落在附近,也能难将其打坏。即便被炸导致翻滚,也不影响对坦克的阻拦。同时,它的截面很小,坦克即便炮击也不容易击中。一般来说,反坦克拒马必须由工兵专业爆破或者重型排障车辆来对付。然而,在敌人火力的直射火力下,工兵和大型排障车是很难活动的。

现在才明白二战战场上经常出现的“钢架”,原来是克制坦克的利器

莫斯科防御者纪念碑

德国现学现用,将反坦克拒马用在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工事上。在诺曼底登陆时,盟军工兵没少和拒马较劲。但苏联在二战中才是将反坦克拒马发扬光大的那一方,苏联人使用各种材质制造反坦克拒马,例如钢铁、木头,甚至铁路上的枕木也拿来当原材料。反坦克拒马在城市战中颇为有效,有时一个拒马能守住一条街。于是反坦克拒马也成为苏联“不惜一切代价防御”的象征。1966年建造的莫斯科防御者纪念碑就是三个巨大的反坦克拒马搭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