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神童狀元,8歲背誦三國演義,寧死不當漢奸

最後一個神童狀元,8歲背誦三國演義,寧死不當漢奸

自隋朝實行科舉考試,到1905年清朝廢除科舉有1300餘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先後產生了700多名文狀元。那麼究竟誰才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呢?1904年,慈禧70大壽增加了一次恩科,劉春霖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最後一個神童狀元,8歲背誦三國演義,寧死不當漢奸

劉春霖,河北肅寧人。他出身於小吏之家,其父在保定當衙役,其母在知府家做女僕。劉春霖6歲時被送回老家,託伯父扶養。8歲時入私塾讀書的他,只看一遍《三國演義》,就能倒背如流,因此被吳汝綸收為關門弟子。吳汝綸是桐城派文學家,先後給曾國藩和李鴻章當過幕僚,能受吳汝綸的賞識,可見劉春霖天資聰穎,記憶驚人。

最後一個神童狀元,8歲背誦三國演義,寧死不當漢奸

清代,逢朝 廷慶典,就會開科考試,也稱“恩科”。慈禧70壽辰,這一年的恩科是最後一屆科舉,劉春霖有幸中了狀元。當時,慈禧準備過70大壽,想從科舉中討點吉兆。原本大臣推薦的狀元是廣東考生朱汝珍,但慈禧翻開肅寧考生劉春霖的試卷時,不禁為之一喜,“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普降甘霖之意,加之“肅寧”又象徵太平景象,自然是“吉祥”之兆。於是,他由第二名的榜眼一躍而成了頭名狀元。

最後一個神童狀元,8歲背誦三國演義,寧死不當漢奸

劉春霖在書法上有極高造詣,至今,書法界仍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之說。中狀元后,劉春霖被授翰林院修撰,至1924年,劉春霖歷任袁、黎、馮、曹等秘書。1935年,偽“滿洲國”帶著溥儀的詔書邀請劉春霖前往,劉春霖不為高官厚祿所動,嚴詞拒絕。溥儀惱羞成怒,鼓動日本兵,將劉春霖全家趕出家門。劉春霖憤憤地說:“寧作華丐,不當漢奸!就這樣,劉春霖保持了晚節。1944年,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