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不見在經傳,卻寫出了一首人人都會背誦的詩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尤其在南宋,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今天和大家說的這首詩更是家喻戶曉。

他名不見在經傳,卻寫出了一首人人都會背誦的詩


這首詩的作者名字叫林升。知道這位詩人名字的人不是很多,他大約生活在南宋紹興至淳年間,善於寫文章,但是平生的事蹟已經不詳。他寫的這首詩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相傳寫在一家旅店牆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同時也由此表現出詩人的憤激之情。

他名不見在經傳,卻寫出了一首人人都會背誦的詩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意思是說青山無盡樓閣連綿望不見頭。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麼美好的自然,氣勢上開頭就已經很高漲。

接著寫“西湖歌舞幾時休?”。意思是說西湖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的憤慨之情。

“暖風燻得遊人醉”,意思是說暖洋洋的微風吹得貴人如痴如醉。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遊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

“直把杭州作汴州”,意思是說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結尾是詩人感情的迸發,揭露那些“遊人們”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沉醉在醉生夢死之中,也表達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和憤怒之情。

他名不見在經傳,卻寫出了一首人人都會背誦的詩


南宋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只求苟且偏安,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鬱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