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一個句子,用於表現兩人交往那種不計名利、不計盈虧的純潔而長久的友情,這種友情常常有一種志同道合之感。所以,據說古時候有個人就用這句話作為自己交朋友的門檻,對得出來你就是我朋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且看原作者自己對的句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莊子·山木》,原文是“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呀,原來這還是莊子的句子,莊子給人一直有種超凡脫俗之感,果然,交的朋友也與他一般超凡脫俗。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而“君子之交淡如水”本身也是有自己的故事的。唐朝貞觀年間,著名將軍薛仁貴在成名之前,住的地方是一個破爛的窯洞,跟妻子兩人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讓人好是同情,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冬天被凍得渾身通紅的。當時,他們有個鄰居叫王茂生,生活條件比薛仁貴夫婦稍微好一些,就經常對薛仁貴夫婦仗義相助。薛仁貴參軍之後,地位節節高升,凱旋歸來進官加爵之時,當時很多人帶著高貴的禮物來獻媚討好,薛仁貴夫婦一律回絕,分文不收,唯獨收了“美酒兩壇”。官兵打開酒罈,發現其實就是兩壇清水,氣得想要將送禮人抓起來。薛仁貴連忙止住,說:“這是王茂生送給我的。從前我貧困潦倒,都是王兄夫婦一直幫助我,沒有王兄,也就沒有我的今天。王兄家裡也不富裕,兩壇清酒也是一番美意,不可辜負。這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說完,拿起“美酒”連飲三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從此就流傳下來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有人也想要效仿薛仁貴,想要依靠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麼,別人都是怎麼對的呢?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有人就對出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相見酒未停。”意思是對上了,君子單純的友情和小人的酒肉友情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還用“相見”來深化這種酒肉友情的悲哀,君子是在深交之後還能“淡如水”,小人只是到了“相見”之時就已是酒未停了。酒一停,肉一斷,所謂的“友情”也就轉瞬即逝了。好對子!但是,唯一的問題是“淡如水”和“酒未停”對得不夠工整,不過,光意思這一點就加分不少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對對子一般就是相反和相近兩條路可以走,有人就反其道而行之,從相近的角度上來對。“君子之交淡如水,聖人次遇涕若河”,這個句子就厲害了!先說他每個字詞都對得工工整整的。一般下聯要比上聯更加出彩才能讓對子不會頭重腳輕,這個下聯就非常完美地對上聯進行深化了。以“聖人”來加強,雖說君子已是人中龍鳳了,但聖人那就更是鳳毛麟角,君子的交往也是平淡如水,強調的是在錢財名利方面。但是,下聯改其道而行,聖人只是第二次遇見,就“涕若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相知密友一別,下次再見就感動到涕泗橫流,真不愧為聖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當然也有人換了一種思路,你已經說了君子,君子之交只是淡如水還不夠,還得更多!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槍彈叢中必有我”,我們常說“槍林彈雨”,這個下聯用“叢”字來表現槍彈之多,一個簡簡單單的“必”字,可見其態度之堅決,一個“有我”讓人安全感直線上升,我只想說一句,有你真好。

“君子之交淡如水作上聯”,古往今來下聯出經典,真乃千古絕對!

當然,後來還有很多人嘗試著對這個經典的上聯,也有非常多出彩的句子讓人忍不住想要與對方認識一下。那如果是你,以上三個人你更願意與誰相交呢?或者,你有更好的答案,將他告訴我吧,也許我們能成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