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距离南京75公里的镇江,硬核镇江人排队打酱油。酱油味,是镇江人的年味。

南京人不打酱油,但排队的画风是相似的。都好嗨哦。

从年前排队买年货,到元宵节迷失在夫子庙看灯的人潮里,南京人的春节达到高潮。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武定门地铁3号口,年前买炒货的老城南们排起了长龙。一言不合就从小心桥东街,甩到了饮虹园的巷子。

在没有微信公众号、没有抖音的年代,

刘艳明炒货就已经是人人人的画风了。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尤其是过年前的一个月。早上开门就排队,一直排到夜里11点。

排队买炒货的老客,敏感又易怒。

谁探个身子想看清楚货柜或者不识趣地插队,队伍里总有大妈diss:排!队!去!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南京的炒货店,不少老板姓孟。孟令军、孟令华……各种孟家炒货让人迷惘。

做了30多年的刘艳明炒货,只有武定门这一家店。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第一次来刘艳明炒货,总会好奇:谁是刘艳明。

刘艳明已经快70岁了。30岁出头从老家徐州到南京讨生活,30多年来一直围绕着炒货打转。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最开始是摆地摊卖炒货。

因为瓜子花生总是比别处更香脆,价格更实惠,渐渐在老城南刷出来了存在感,也积攒了回头客。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拄着拐杖的老客,云淡风轻地说出一句:这家的炒货,我从地摊年代就开始买。

排队的队伍,齐刷刷地投过去“识货”的眼神。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不大的炒货店,里里外外都被包围。

多的是中年人的面孔。买起炒货,三四百起步,瓜子花生碧根果榛子,一提就是一大包,购买力秒杀网购坚果大礼包的年轻人。

“大礼包?机械化生产的,哪有他家的香?”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炒货店现在主事的,是刘艳明的儿子刘高潮。

父子俩除了送货过来,很少在店里出现。更多时候,是窝在炒货厂里。炒货的机器一开,耳边都是轰隆隆的声音,电话基本是失联状态。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传承了两代人的店,第三代人也会寒假来帮忙。

快18岁的刘程,以前一直在徐州老家上学,去年转到雨花台中学念书。他的寒假,正是店里一年生意的巅峰。

网红店的背后,是一个家族的忙碌。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中年人追起网红店,与年轻人也没什么不同。

排队时长一小时+,可以PK附近三七八巷的网红蛋饺。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玻璃的柜台,摆满了二三十个品种的炒货。你能想到的品种,这里基本都有。

光一个花生米,就可以分出五香花生米、盐味花生米、奶油花生米等口味,价格都是12元一斤。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西瓜子这种小东西,懒得吐壳的,表示连壳嚼了吞。

嗑功了得的,能轻松get果肉,还不会嗑残了外壳。

刘艳明炒货,有新疆原味南瓜子,也有甘草南瓜子。Pick谁这个问题,老客们各有各的心头好。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松子、碧根果这些零食店里动辄百元一斤的高价货,在刘艳明店里,价格要友好许多。

原味松子65元一斤,野生碧根果65元一斤,碳烤腰果50元一斤。

想征服会过日子的老城南人,除了口味,价格也得经得起比较。超市里的碧根果,380克卖39.9元,在刘艳明炒货40元可以称一斤。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失散多年的鱼皮花生米,没想到在刘艳明炒货重逢了。

以前在茶馆里被种草的黄金玉米豆,这里也有!

唯一的bug是,面对五花八门的炒货,中年人也很难矜持。总是忍不住每样来一包,最后一算:哎呀,破300了。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这家炒货店,夜里11点还在排队!



老城南人高浓度的过年幸福感,来自于逛完三七八巷,拎走蛋饺、熏鱼、什锦菜,然后在刘艳明炒货再买上几包炒货。

而刘艳明一家人,忙得没有时间思考过年的问题。

只有等到除夕中午关门,才会静下来思考一下:到底是回老家过年,还是在南京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