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無論是在中國古代中的哪一個王朝,都有那種把財富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人,但是俗話說,貪心不足蛇吞象,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個人對外在追求得越多,他的慾望就越大,而慾望越大,他的野心就會越膨脹,野心一旦膨脹,他就會因為自己的行為受到一些不好的懲罰。

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我們都知道在清朝,康熙還沒有執政的時候,朝中就有一位大臣——鰲拜在群臣面前肆意妄為,有時候甚至不會把皇帝放在眼裡。他曾經還聯合各種人士,一起架空皇帝的權力。康熙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實則他一直在計算著如何對付這野心如此大的鰲拜,在這個期間索額圖一直為康熙出謀獻策,最後,他們一起協力清除掉了這個朝廷大患。

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不僅如此,康熙還聯合索額圖一起平定了三藩之亂,為國家立下了不少戰功,得到了皇帝的寵愛,也因為這樣,索額圖在朝廷中也越來越受到皇帝的重視。在康帝當上皇帝以後,他還協助康熙一起治理國家。他雖然擅長的是打仗,但是他也十分推崇儒家文化,於是在康熙在位期間,他們一同推出了與明朝差不多的政治經濟體系。這些體系推出以後,國家得到很好的發展,索額圖也因此受到康熙皇帝的信賴。可是這樣良好的君臣關係沒有維持多久就破滅了。

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在北京爆發地震的時候,北京京城內受到了很大的破壞,百姓傷死慘重,財產損失也很嚴重。而就在這個時候,康熙聽信了一些奸臣的謊言,認為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因為在朝廷中,他太重視索額圖,而索額圖慢慢變得像奸臣嘴中所說得那樣,越來越貪婪,這是上天在懲罰他重視貪婪的人。

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索額圖其實並沒有因為這些流言而改變對皇帝的忠心,相反,他還為國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但是因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又有不少因為嫉妒他,而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皇帝也因為這樣,慢慢地對索額圖有了疑心。雖然在這期間,索額圖想要辭去官職,得一個清靜,但是皇帝卻一直沒有答應他的請求。直到皇帝自己下令將索額圖的所有官職給罷免,索額圖才退出仕途。

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索額圖以為這樣就可以免於朝廷紛爭,但是幾年以後,皇帝又下令將索額圖官復原職。正所謂君令難違,索額圖最終還是回到曾經的位置。可是這次的迴歸,他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在康熙皇帝面前推心置腹的大膽諫言,他做什麼事都開始變得畏畏縮縮,他這也是為了明哲保身。可是依舊還有人想要陷害索額圖,不斷地有人繼續破壞著這段修復的君臣關係,皇帝最終也沒能逃出奸臣的讒言,他最後以索額圖挑唆皇子為由,把這位戰功赫赫的大臣給殺掉了。

他為康熙出謀劃策,除鰲拜平三藩,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索額圖被殺以後,很多忠臣都感慨不已,這位為國家盡心盡力的忠臣就這樣死於皇帝的疑心之中,是在令人遺憾。但是除此以外,索額圖招搖的性格確實是他引來殺身之禍的罪魁禍首。他死後,家中的財產更是令人目瞪口呆,這些錢財多到讓人認為這恐怕比國庫還要富裕。他的長女在死後的陪葬品,甚至要比康熙皇帝子女的陪葬品還要豐厚,也因為如此,很多人說,索額圖就是因為他太貪婪,為他的結局埋下了,最終難逃被殺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