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了兩個字,世人誤解幾千年,學懂受用無窮!

在我們國家有一部國學著作,區區5000字,卻成為舉世著名的哲學經典。這部著作就是老子的《道德經》。別看道德經只有5000字,內容可是博大精通。古往今來,研究解釋道德經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可以說,從每個人的角度來解讀,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道德經。

老子說了兩個字,世人誤解幾千年,學懂受用無窮!

老子像

我自己就讀過一些解讀道德經的著作,比如前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的《道德經釋義》。不過,研讀經典最好的方式還是用經典本身來解讀經典。可以一遍遍重複研讀、誦讀道德經,相信一定可以有自己獨到的領悟。

老子說了兩個字,世人誤解幾千年,學懂受用無窮!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全篇可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個部分。道是根本,德是體用。其中,"道"的涵義,儘管無法用平常的語言來解釋清楚——能解釋清楚的話,也就不能稱為“道”了。但是,我覺得,無為是它最基本的涵義之一。什麼是無為?從字面上來看,當然是什麼也不做,而這一點,也是多少年來,很多人把奉道德經為經典的道教貼上了逃避厭世、碌碌無為的標籤,道德經也深受牽連。

老子說了兩個字,世人誤解幾千年,學懂受用無窮!

其實,這真是世人深深的誤解!道德經的無為,是一種極高的精神境界。它要求人,行事為人,一切以道為標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你要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要自然而然,從本性出發,也就是從道出發。比如說:要去尊敬長輩、孝敬老人。這時,有沒有必要去學習怎麼尊敬孝敬嗎?只要你從本性出發,就是想孝敬老人,而不是想著孝敬給別人看,得到什麼名聲。那出發點自然是符合本性符合“道”的,從根本上避免了虛情假意,人人都可以做得非常好。儘管方式可能千差萬別,但老人肯定都會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孝道,就像世間萬物自然而然生養髮展,從來沒有想過究竟是什麼在默默哺育。恰恰是“道”,是無聲無息的“道”在生養萬物。

老子說了兩個字,世人誤解幾千年,學懂受用無窮!

放眼一看,一朵花、一片雲、一隻小鳥,無不是無為的道在哺養,世人真的是誤解了無為之道,我們真正的領會了無為,無疑是受用無窮的。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