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九章簡譯

有史以來能夠獲得具有第一基礎客觀屬性狀態的事物,天空獲得了第一基礎屬性狀態才能發展運動變得清晰有序;大地獲得了第一基礎屬性狀態才能構建安寧和諧;崇拜神明信仰獲得了第一基礎屬性狀態才能具有實際操作價值;淵谷獲得了第一基礎屬性狀態才能形成包容孕育萬物生命的發源地;萬物生靈獲得了第一基礎屬性才有了生命輪迴生長的條件;帝王將相獲得了第一基礎屬性狀態才能運用操作來創造統一天下的權威。

這些所代表的內涵,也可以說是天空失去正常氣候秩序,恐怕就會破裂;大地失去和諧安寧,恐怕就會荒廢;神明崇拜沒有核心信仰價值,恐怕就會中斷;淵谷不能包容滋養萬物,恐怕就會枯竭;世界生物沒有輪迴成長,恐怕就會毀滅;帝王將相沒有權威,恐怕就會垮臺。

所以富貴屬性是以貧賤屬性為根源發展起來的,高端屬性是以低級屬性為基礎演變而來的。

因此帝王將相自稱自己是屬於低賤的“孤僻、淺薄、狹隘”。

這些不就是說明所有優秀屬性都是以低賤基礎屬性為起源而來的嗎?不是嗎?

所以獲得的成就榮譽屬性特徵不是讚美誇耀出來的。

因此不去在意那些屬性功能的外在表現形態一定要像寶石一樣閃閃發光,像頑石一樣堅硬剛強。

這一章老子是說世界萬物所有屬性特徵都是以最基礎的本源屬性狀態發展演變而來的,因此由客觀運動規律自然組合形成的第一種屬性狀態是物體的本源,是自然天成萬物固有基礎屬性狀態。基礎屬性不能被人為主觀設計製造,但可以在此基礎上創造衍生出各種個性化屬性特徵。人們需要的是各種個性化屬性特徵所帶來的實際利益,而不是這些個性化屬性特徵所表現出來的外在形式。這也是“聖人為腹不為目”異於常人的睿智之處。

這個“一”不是指客觀運動規律的“道”,而是指客觀運動規律自然組合形成的第一種屬性狀態存在。運動規律的“道”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恍惚”,而屬性狀態則是既可意會又可以言傳的“一”,是具體事物。這個“天一”是指統一天下。這個“正”是政治統治體系,是權威的意思。“孤、寡、不穀”都是指人類初始野蠻原始的最基本屬性狀態,人類社會文明都是由最基本的原始屬性狀態而來。“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是描述玉石屬性狀態所表現出來的光鮮亮麗外在形態,而不是玉和石這種物質實體屬性存在本身。聖人追求“玉和石”,愚人追求“琭琭和珞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