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新中国主权的第一战“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捍卫新中国主权的第一战“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捍卫新中国主权的第一战“朝鲜战争”

关于朝鲜战争中国是否应该参战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了。

认为中国应该参战的人认为,中国击败了美国及其带领下的17国联军,将他们成功的驱赶至38线南。捍卫了国家的主权以及挫伤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加深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社会认可中国言出必行、雷厉风行的国家形象,看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为后期的国际谈判加重了砝码。另一方面,巩固了周边局势安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抗美援朝保证了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证。并且,中国在战争以后,获得了苏联的技术支持,中国的科技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高质量的提升,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朝鲜战争,斯大林并没有派兵援助朝鲜,没有与毛泽东并肩作战,心中或多或少存在愧疚,同时碍于苏联“老大哥”的形象,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做出榜样,积极援助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但是由于朝鲜战争,中国丧失掉进攻台湾的最佳机会,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与蒋介石共同抵抗中国军队,让中国军队收复台湾加深难度。如果没有朝鲜战争,中国收复台湾将会出现极大的可能性,这也正应正了金日成的判断,所以会突然爆发朝鲜战争,朝鲜是在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包括后期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国对朝鲜源源不断的物资援助,技术输入都为朝鲜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而苏联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与美斗争的胜利,并在此时刻依靠政治影响力成立东欧联盟,扩充着自身实力。朝鲜战争则让中国在联合国内陷入孤立境地,多数国家倒在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而中国,则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输家。

捍卫新中国主权的第一战“朝鲜战争”

给大家看一份数据,根据当时的解放军卫生部统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亡情况如下:战斗和事故死亡11.8万人;负伤38.3万人,失踪2.56万人,患病后送医院35.5万人。除此之外还有3.48万人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不治身亡。(相对于美国,我军伤亡数量还是较多的)

1995年,美国官方在华盛顿修建了朝鲜战争美军死亡者纪念碑,将每个战死的美军名字都刻在墙上,共计54246人。这个数字应该就是美军阵亡的真实数字,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军人荣誉的国家,不会轻易搞错。

就我自己的观点来看,中国既是赢家也是输家。虽然在国际社会被孤立,却得到了尊敬,是政治上的赢家;从军事上,我们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成了平手,平分秋色,树立了新中国的新的国际面貌。最大的遗憾,就是数十万中华儿女命丧异国他乡,中国也丢失了解放台湾的最好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