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打高爾夫,是一球又一球的心理考驗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一位朋友,找來一位已經七十歲的教練教他打高爾夫球。教了幾次後,他帶著朋友上場正式打十八洞。七十歲的教練先開球,只見杆子一揮。“譁!”球飛出去,筆直向前,非常直,但是不遠。球兒離果嶺還有一段距離就落地了,這位朋友心想,不怎樣嘛。

老翁說:“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我老了,七十歲了,沒辦法和你們比力氣。”他繼續說,“但,我還是可以靠一球一球思考著打,來贏過你們。”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果不其然,打了幾洞之後,教練每一球精準至極、遙遙領先,這才讓這位朋友真正佩服。就這樣,他們一起走到了“最後一洞”,最後一洞,是要打過一個小湖泊,才能到達湖對面的果嶺。他們一前一後,老翁同樣沒失誤,打到了對面的果嶺,而朋友失誤連連,最慘的是,準備將球打到湖的對岸,對準了老半天,遲遲不敢下杆。

“你一定在想,打進水裡就死定了!”老翁說,“就要罰杆了。”

朋友大笑。“事實也是,”老翁說,“這個湖泊,十個人有八個都打不過去。你知道怎麼打嗎?”

朋友搖搖頭說不知道。老翁笑呵呵地解答。“這時候,就要想象‘沒有水’。”他說,“心中無水,球兒不跑。”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那幾個月和教練學習的過程,這位朋友學到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高爾夫球場上的大多數障礙物,很多都只是在發揮“障眼法”之效,當揮杆者看到前方有樹叢、沙坑、水塘,影響他的“心理”層面,比影響實際球路還大。

打高爾夫,是一場修煉內功的運動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斐濟高球傳奇名將維傑·辛格在2000年的美國名人賽時遭遇低谷,而後一路攀升,並在04年一舉取代老虎而登上高球王國的寶座。然而帶他走出低谷的,卻是他的心理輔導教練約瑟夫-帕倫特博士。

作為一名高爾夫球教練,帕倫特博士並沒有教辛格如何揮杆,而只是教導他達到所謂禪定的境界,即廣闊的視界、無須刻意卻自然而生的專注、安詳寧謐、不受時間影響干擾、百分之百的自信以及不疑不懼的自在,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球合一”。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打高球的過程,是一種修心的過程,如同禪修,若不能入定,那就悟不到任何東西。高爾夫如果不能達到一個無我無他只有球的境界,就無法突破自我,發揮最好的狀態。

打高爾夫,是一場無盡的自我修煉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心理學上,有兩種注意心理分別是“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他們往往交互進行,“有意注意”的心理狀態,導致我們打球時想得太多,造成揮杆緊張。而“無意注意”,是嘴裡哼著小調兒,心裡數著拍子,視大千世界空無一物,把意念凝聚於一個小白點——這是專注、沉澱、忘我的過程,是禪修所說“放下萬念之身”的過程。


別等到70歲,才悟到這個高爾夫的真諦!


這無異於一場心理競賽,控制身體是第一步,難在控制內心,高爾夫之所以說智慧,是因為高爾夫的挑戰不僅來自外在環境,更重要的是挑戰自我——無論哪種情況都需要不斷積累與練習。

山姆-斯尼德曾說過,“練習高爾夫的過程就是要把腦子放進肌肉的過程”。在不斷重複的練習中,讓肌肉充滿智慧。

如此,才有那麼多人以高球為伴,終身修習,因為在高爾夫球場上,我們得以不斷地修煉自我、找到自我、重塑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