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在我國千年的封建統治中,讓人們都形成了一種慣性的思維,那就是在政府上班,吃公家飯都是旱澇保收,因此也被稱為鐵飯碗,哪怕到了今天任然有很多人想要考進體制內。

但在一百多年前清政府剛被推翻不久,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鐵飯碗卻也不保險,由於連年戰亂,內閣經常倒臺重組,以至於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而北洋政府的財政危機更為嚴重,經常沒錢給發工資,導致大小官員們常常鬧事,高校的老師們集團去總統府討薪,竟然被曹錕下令都打出去,結果是好多人頭破血流,倉皇逃跑。

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北洋政府沒錢是因為段祺瑞不在了?

其實北洋政府沒錢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先天發育不足。“誕生”的時候就有清朝簽訂的各種賠款條約需要償還,當時國內是清朝留下的一個爛攤子,要發展起來實屬困難。

二是因為軍閥混戰。袁世凱在的時候,全國都討伐他,等袁世凱去世了,各地又為了自己的地盤打成一團,有南北內戰,還有省與省之間的派系之爭,還有更小範圍的縣區小軍閥鬥爭。在這樣一種濃烈的打仗氛圍內,誰還有心思發展經濟,沒錢就去搶啊,誰有實力誰就有錢。

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三是因為政府不穩定。在北洋政府統治期間,總統和總理更迭頻繁,連國會都能說散就散,這樣一個不穩定的政府,就會有不穩定的經濟發展政策,導致好的政策沒有延續性,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四是因為北洋政府自身原因。北洋政府內部當時貪腐嚴重,這也是軍閥組建政府不可避免的弊端,好不容易有了一點收入還不夠內部人分的,哪有錢去發展經濟。

五是因為軍閥各自為政。在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全國的軍閥們就開始各自為政了,不僅拖延剋扣上繳的稅款,而且還經常向中央政府伸手要錢。

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開始懷念被張作霖和曹錕聯合趕下臺的段祺瑞,起碼他在位的時候,還可以從日本借來錢花,現在由於吳佩孚堅持不和外國借款,導致官老爺們都發不出工資了。國人經常就是這樣,對於現任的政府不滿,就會盲目的迷戀之前的統治者。

你這點錢,我很難給你辦事啊

北洋政府的財政危機蔓延到了政府上班的官員們,在那個時候你要和北洋官員搭訕套近乎,絕對要開口問他“發工資了嗎您吶”,他絕對會和你吐槽半天不帶停頓的。

官員也是人啊,他們和那些貪的盆滿缽滿的軍閥們不一樣,他們是賺死工資的,當北洋政府一直髮不出工資的時候,他們就集體爆發了。

因為給的這點錢,很難繼續幹下去,很多的官員們集體去總統府抗議,要求發工資,而當時處於新思想傳播者地位的大學老師顯得更為活躍。

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當時在北京的各大高校教師校長們多次去總統府求見大總統徐世昌,要求發放工資,否則就罷課,結果是一次都沒見到,最後只能罷課明志,否則話都說出去了,要是繼續上課很沒面子。

老師們以為這樣會引起北洋政府的重視,但他們顯然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那個時候正是曹錕和張作霖剛剛進入北洋政府爭奪權力的關鍵時刻,哪有精力來管這些事。

眼看著被逼到了絕境,毫無退路,老師們決定最後集合一次,去總統府請願,這次無論如何要見到大總統,把拖欠的工資拿上。

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這天早上天剛剛亮,總統府門外就聚集了大量的老師,手裡拿著各種標語,向警衛提出面見大總統的請求,警衛們早就接到了大總統徐世昌的命令,要求安撫老師們的情緒,和平勸離。

徐世昌也有自己的苦衷,見與不見都解決不了問題,只能將老師們拒之門外,以免讓老師們空歡喜,還可以避免自己成為輿論攻擊的靶子,這些老師們可都是有影響力的人。

他是這樣想的,但有人顯然沒意識到這一點,這天曹錕過來找他商量事情,車子到了總統府門前的時候,正好遇到老師們和警衛互相推搡,堵住了車子前進的道路。

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官員鬧事老師上門討薪,曹錕下令:都打出去

曹錕眉頭緊皺,讓司機下去問問情況,司機很快回來告訴他說有人來總統府討薪,曹錕就很生氣的說“整天就知道鬧事,有那麼多人發不出工資,怎麼別人不來鬧,趕緊把這些人都打出去,擠在這裡成何體統”

結果在曹錕的一聲令下,警衛們逼不得已只能對老師們動武,老師們也被激怒了,雙方你來我往的打成一團,最後自然是老師們吃虧,白挨一頓打,還沒有要到一分錢。

這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矛盾激化到了何種程度,北洋政府沒錢發工資,連官員們都在鬧事,老師們上門討薪,還曹錕下令都打出去,整個社會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所以革命的火種一點就燒遍整個神州大地也理所當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