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strong>【王传福说:在成立的那一天起,比亚迪是立足于国际的。如果没有这种国际化点胸怀,我们千不成这样一件事情,而会和大多数企业一样选择坦然接受。】

<strong>从一场官司开始

十四年前,也就是2004年,刘学亮刚加入到比亚迪,就迎来了一场“官司”。

“我在比亚迪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代表比亚迪站在了东京法庭的被告席上。”刘学亮回想起过往的经历,颇为感慨。起因是,比亚迪的二次充电电池涉嫌侵犯专利。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事情发生在2003年,当时的手机电池,无论从专利还是市场,基本被日本所独占。而想要打破这种垄断的比亚迪,电池业务刚刚有了起色,就被推上了被告席——在日本,比亚迪被索尼告上了法庭;在美国,比亚迪被三洋告上了法庭。

在此之前,日本企业频频状告中国企业侵权,但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宁可采取主动和解的方式选择息事宁人。然而,比亚迪为了拟定好国际化发展路线,却丝毫不能退缩。因此,王传福选择了积极“应战”。虽然当时的比亚迪在资金等各方面实力都远不如现在,但是王传福还是选择打下去。

恰好,刘学亮对日本比较熟悉,因此,他便代表公司站到了被告席上。最终,这场官司,比亚迪打赢了。在2005年,作为中国知识产权十大国际新闻之一,比亚迪战胜了索尼,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索尼败诉后,比亚迪跟三洋的官司也于同年撤诉和解了。

“比亚迪在这场官司中的成功,打出了中国人的特色。”刘学亮回想起那段时间的抗争,神情颇为凝重。当时在生产制造领域,比亚迪能够坚持到最后,并且赢了,这是没有人料想到的。

彼时的比亚迪还默默无闻,在日本打官司没有人愿意配合,很多人也不愿意接这场官司,大家总觉得中国企业在日本跟索尼打官司是不可能胜利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学亮说,最终,比亚迪怀着“虽败尤荣”的感觉一直打到最后,“结果,打赢了。”

<strong>“走出去”和“走进去”

刘学亮目前是比亚迪汽车亚太地区总负责人,面对复杂多变的东南亚及整个亚太市场,他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发展极为不易,一定要珍惜。

他说,现在,大家常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其实比亚迪很早就走出来了。“其实与其说是走出来了,不如说比亚迪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走进去了。”

JMauto认为,“走出去”和“走进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远远不同。若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前者只是一个行为,可以看作是一个战略部署,但后者不仅有清晰的战略部署,达到了更深一个层级的战术执行,即“读懂市场、融入市场”。

“比亚迪当初很难。”刘学亮说。

很少有人知道,比亚迪的海外之旅是怎样的艰难,那简直就像在东南亚的荆棘密布的热带丛林里去冒险。如果只是开辟出一条路来也还好,但比亚迪面对的不只是这些。

“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的。”这才是令刘学亮苦恼的事情,因为之前中国品牌“出海”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比较糟糕,比亚迪根本就没有从零开始的机会,而是从负数开始的。

这注定了是一场苦行僧式的心灵之旅。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有一天,尼泊尔政府给王传福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希望比亚迪带着电动车到尼泊尔来。

“真的假的? ”所有人都很质疑,包括王传福本人,众所周知,尼泊尔经济发展很有限,他们会有这种需求?

尽管如此,王传福还是觉得,应该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他告诉员工,比亚迪的海外战略是“地球仪”式的,不分先进、还是发展中国家,只会根据相关时间段来排出优先顺序。“这是我们在成立之初就己确立的服务宗旨。”刘学亮强调说。

事情要迅速落实。刘学亮代表王传福去了尼泊尔,到了尼泊尔的当天晚上,刘学亮就被接到政府总理的家里。“当时觉得总理家里应该会富兩堂皇,但是并不是这样。”他说。

“我们一看便知,这个国家的基础很弱,能源也极度匮乏,”刘学亮也听说,如果油罐车翻山越岭到尼泊尔,途中需要的用油量就很大,“在西藏装满一箱油到尼泊尔就剩半箱了。”

问题是,尼泊尔也缺乏电力,而且,电力的质量也不好。“从经济条件、能源情况包括电力的稳定性来讲,他们并不适合用新能源汽车。”刘学亮说。

不过,比亚迪还是希望能帮上一些忙才好,“我们还是希望能通过新能源的发展方式替尼泊尔缓解一些能源匮乏问题。”除此之外,刘学亮也通过此事坚定了他的信念,比亚迪在无形之中已经不仅仅是产品,且己经可以从产业去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

他说,“比亚迪的第一批电动中巴,将很快交付给尼泊尔。”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印度是东南亚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像铃木这类主力生产小型车的日本车企在当地都有比较明显的品牌优势,但他们的优势仅限于传统燃油车。这恰恰给了比亚迪切入的机会。

比亚迪是四年前去的印度,当时首先选择将车放在班加罗尔“登陆”。“那时候好多事情让我们不可思议,”刘学亮说,“我们给印度官员介绍电动大巴的时候,印度官员会提出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比如,他们会问,为什么这个巴士门关不上?刘学亮就给介绍:比亚迪电动大巴门关不上是启动不了的。

他们又说,开着门为什么启动不了,为什么走不了?在他们的认知里,印度的巴士,常常一边行驶一边上下客, 我们只好逐个去解释。

“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市场,但市场规模也足够大。”他说,比亚迪需要在这样的市场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并有一番作为才对。

具体到合作的时候,他说,“印度人很愿意跟你讨论。”不过,他觉得,你得懂得“入乡随俗”。

他说,有一次吃饭,印度人说吃饭就应该用手(抓),我们说得用筷子,但印度人一说起来眉飞色舞就上手了。怎么办?刘学亮认为,还是应该尊重人家的习俗,“后来,我们觉得我们别讲了,干脆也一起用手(抓)吃饭。”

礼尚往来。有一次,印度人到中国来,刘学亮请他们吃饭,直接把他们带到了海底捞。“中国人还是睿智的。”他得意地笑着说。笔者觉得这很可能是刘学亮的一个“段子”,但是否是“段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里,比亚迪渐渐走进了这个看起来“神奇”的市场。

在另一个故事里,不再是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而是比亚迪与苛刻环境的直接较量。

在印度的一个邦(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公交车线路从山下跑到山上,一天就一个来回,大概102公里,单程上去就要三到四个小时,一趟下来,就得一天。

由于想保护冰川不被污染,这个邦便向比亚迪发出了正式的邀请函。

去了之后,有人说,比亚迪电动大巴不可能在这种路况上(悬崖峭壁)跑,因为有的地方还是单行线,如果说大巴在途中抛锚了,路就被堵死了,燃油大巴都不会挑战。

“我们觉得应该试一试,因为你不用事实去证明,他们不会相信的。”刘学亮说,“刚开始我们也是有担心的,一个是对路况,一个是对我们车,我们是第一次挑战高海拔。”

比亚迪在那儿整整跑了三个月。“这还是第一次, 天天爬、天天爬,而且海拔最高达到了3980米。”刘学亮甚至用重复的语句来表明那是一次多么惊险的挑战。

“结果呢?”有人问。

“现在比亚迪更乐于去挑战‘各种极限’。”他回答说。

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当地邦政府,后来,比亚迪获得了二十五台车的中标。

“印度的市场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他说。

不过,他知道,比亚迪此行颇有价值,“我们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这很重要。”他说。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在澳大利亚,刘学亮碰了壁。

“当我们很有激情向客户介绍新能源、介绍比亚迪等等,对方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他们讲,‘中国的品质很难被接受’。”

刘学亮问对方,“为什么?”

对方回应说:“很多年前,中国汽车出来在我们这里做认证,在认证的过程中车门掉了。”

“车门掉了”,对于刚刚接触中国汽车品牌的澳大利亚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难忘的事情,但是,这是一个“负分”的印象。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不必需要记清楚这是哪一个品牌,他们只需要记得这是来自于万里之外的“China”就足够了。

对此,刘学亮感到痛心,也很无奈。这正是早期中国汽车品牌粗制滥造留下的后遗症。“如果要去改变这个印象,得付出多少努力?”

没想到,几年之后又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在刘学亮的眼皮子底下。当比亚迪大巴刚刚来到悉尼时,又有一家中国车企跑过来向澳大利亚人吹嘘说:“我们的大巴比比亚迪的续航里程长很多,比亚迪不过就是300公里,我们能跑1000公里。”

刘学亮感到非常诧异,“在电动大巴领域,如果比亚迪说跑300公里,在海外还没人敢讲310公里。”

但结果让他吃了一惊:那家车企的“电动大巴”竟然成功地从悉尼开到珀斯,1000公里的续航实现了!澳大利亚人也惊呆了,“中国的技术真好,续航里程充一次电能跑1000公里!”

这个新来的竞争者似乎是一口吞吃了比亚迪,这让刘学亮的压力巨大,同时,他也非常疑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在没有知悉真相之前,他只能劝慰自己的员工,“我们就更加努力吧!”

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几个月之后,那辆可以跑1000公里的大巴被人发现——其实车里装了一个发电机。也可以说,这是一辆伪装的电动大巴。

这简直就是自杀行为!

对于积极拓展当地市场的比亚迪来说,这样的结果谁都高兴不起来,上一次是质量,这一次是欺诈,都是来自中国,“澳大利亚人会怎么看?怎么说?”——瞧,come from China!

刘学亮只能苦笑着,继续低下头,以更谦逊的姿态去填埋“猪队友”挖的坑。这是让他最感无力的事情。

在海外,走出来了其实不分是否是比亚迪,都是中国企业。都是为中国品牌做背书。但一些品牌采取不当手段,败坏了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名声,这让想要正常做事的中国品牌需要更多倍的努力才能挽回声誉。

“无论到任何时候,比亚迪都要牢记着自己肩负的使命,”刘学亮说,“在大家看来或许是不可思议,在海外这么多年,比亚迪与其说是代表自己,不如说是代表一个中国企业。”

海外耕耘多年,为何比亚迪还在说“从零开始”?

走进日本?

“对中国的车企来说,日本是一个没有人敢想、也没有人敢去的一个市场。”刘学亮说。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工业制造基础极为深厚的国家,在这个国家,有着丰田、本田这样享誉全球的汽车制造商,这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其他汽车品牌的进入难度。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尊重强者的国家。目前,也就是如奔驰、宝马这类豪华品牌才能有一席之地。比亚迪要想进入日本市场,就得拿出真材实料才行。

但比亚迪为什么非要拿下日本市场呢?

“比亚迪新能源车去日本上市,是想证明一下,我们有能力打开日本市场,”刘学亮觉得,还有一点更重要,“我们觉得比亚迪也有这个责任去推动这样的事情,让中国品牌在日本落地。”

此前,中国品牌也有过进入日本市场的经历,但能让人还留有印象的并不多,青岛海尔算是其中的代表,但时过境迁,新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品牌应该有崭新的形象才行。“比亚迪完全可以担当!”

这必然是一场攻坚战。

刘学亮暗暗下了决心,“敢于突破大家不敢想的市场,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必须拿下。”

摆在刘学亮面前的现实是,丰田汽车在混动技术领域的强势地位、以及在日本本土和全球市场的多年耕耘,似乎已经断绝了其他新的能源形式可能抢夺市场的机会。

尽管在罗兰贝格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电动车领域,中国走得最快。同时,中国在电动车市场已处于世界前列。甚至连丰田、大众这样的巨头也为之动容。但这并不会给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战略部署带来更多助益。

比亚迪需要“单枪匹马”的硬闯日本市场。

刘学亮说,“在日本,新能源车也是有支持政策的,但是需要申请,流程也很繁杂。”他告诉JMauto,比亚迪没有寻求当地代理的支持,而是独立拿下项目。

进入日本市场,有一个环节是召开评审委员会。在评审委员会上,比亚迪需要进行一次宣讲。评审们是由日本交通部下属的部门组织起来的专家、企业、学者们组成,由他们评估,然后得出结论。

“原本我决定亲自去给他们讲一讲,关于产品方面的内容。”刘学亮说。

后来他看到评审委员会的名单时,立刻改了主意,“我决定不去(宣讲)了。”名单显示,评审委员会全是汽车同行,做电动大巴、电动卡车的全都在,再加上一些大学教授。在这样的阵容下,刘学亮觉得自己去宣讲的意义并不大。

“我让我们日本籍员工去讲,在讲之前,我跟员工统一了 认识:比亚迪不会对产品技术路线做任何更改。”他说。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个政策给,就要;不给,就是时机不到。

后来,刘学亮真的就没有露面。

政策支持拿下来后,车辆牌照、运营资格等一系列审核手续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他们的标准非常的严苛。”刘学亮感叹道,“尽管如此,我们在产品的适配性上都没有做任何修改,也不需要修改,包括充电站。”

“总得来说,这完完全全是我们第一次挑战。”刘学亮说,后来回过头来看,可能是打官司打得有底气,所以什么事情都做得谦虚,“但一定要强势。”

2015年,比亚迪一批五台电动大巴在日本京都上市。

正式运营时,日本方面还在京都博物馆给比亚迪举行了一个仪式。刘学亮形容说,那个仪式“非常庄严和神圣”。这在当时的日本媒体都给予了大量的报道。

然而,质疑的声音也不是没有,比如有网友说,“五台车能干什么?”“车是送给人家的!”“跑几天就跑抛锚了!”

刘学亮对此只是付之一笑,他说,“比亚迪有自己统一的战略,有自己成熟的打法。”

两年后,也就是2017年年底,比亚迪在冲绳又上了十台车。

“比亚迪在日本虽然车辆不多,但是在这里做的每一件事情,不仅为中国品牌的美誉度提高了声誉,还让比亚迪在海外,在电动车领域越战越勇。”他说,这才是比亚迪的初衷。

而据最新消息,今年年底,在日本福岛(日本东北地区)比亚迪将再次投放比亚迪的新型电动大巴。此外,为了验证比亚迪大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今年还将在日本的东北地区投放比亚迪电动大巴。

如果说现在汽车产业,欧美日韩被大家誉为工业汽车强国所在地。那么,比亚迪就是凭着一股必须要做的力量不断走进了各个市场,并且还要做得更好。

就是这么如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去推动,比亚迪在欧美、日韩,及发展中国家,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已经遍及全球了。”刘学亮说。

<strong>结尾

故事到这儿就告一段落了。但围绕着比亚迪的新故事每天都在出现。对于刘学亮来说,故事的趣味性一直都存在,以前是,以后更是。

同时,不同故事汇成的比亚迪亚太区的发展路径,也让刘学亮认识到,比亚迪还不是“完美无缺”,“我们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产业,还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他说到此处,开始有些严肃起来,“我们非常乐意去发现这些问题,而且我们是要主动地去发现,不是等你提出来。”

如果不是刘学亮的细致演讲,恐怕我们很难了解到比亚迪在走向海外市场的做了如此之多的事情,可以说,比亚迪不是简单的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而是在不断地培育一个又一个市场。

“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而言,这种投入是需要付出的,有没有回报暂且不要去论。否则的话,你就无法把这个产业支撑起来。”刘学亮动情地说,“现在很多海外国家之所以欢迎比亚迪来,比亚迪带的不是一款产品来,带的不是一部车子来,而是带了一个会影响他们这个国家、城市接下来发展产业的一个驱动力。”

在海外耕耘多年,比亚迪的产品足迹遍布五十个国家和200多个地区,但刘学亮还是坚持他的观点,“现在可以说,通过努力,比亚迪是回到零这个起点,我们可以真正从零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