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就被限制消费?别傻了,真相是这些!

这两天看到有人在网上讨论:“逾期会不会被限制消费,比如住酒店...”

说到这里有人心里就开始“兵荒马乱”了,问东问西问不停。

<strong>平时都说失信被执行人才会被限制消费,逾期就被限制我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逾期就被限制消费?别傻了,真相是这些!

<strong>出现逾期到底会不会被限制?

<strong>哪种情况下的逾期会被限制?

<strong>哪些方面会被限制?

现在就来揭晓答案!!!

<strong>01

<strong>逾期就被限制消费?

逾期是不会被限制消费的,只有<strong>被立案并法院判决后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才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才会被限制消费。

逾期后下列情形都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 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简单地说就是欠钱不还、有钱也不还、还拒不认账的,比如下面的这位:

逾期就被限制消费?别傻了,真相是这些!

<strong>02

<strong>被执行失信人将面临哪些限制?

据最高人民法院消息,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冻结失信被执行人存款1800多亿元,全国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959万余人次,他们将面临:

  • 限制高消费,包括出行、旅游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列车软卧、高铁、其他动车组一等座以上车票;
  • 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限制参与部分金融活动;限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限制出境、行业内劝退;
  • 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 银行存款和金融理财被冻结和划扣。

<strong>03

<strong>全国各地如何处罚失信人?

面对失信被执行人,除了以上的限制外,全国各地法院也有专门的惩罚,比如:

上海

2017年以来,上海法院司法拘留900余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5.5万例,限制出境1906人次,网络曝光5.15万例。

北京

2017年8月,北京朝阳法院对171名失信被执行人的电话号码进行标注,无论是拨打还是接听电话,都会在手机屏幕上显示“某某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江西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江西日报社、18家银行共建“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2017年上半年就曝光3.4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最后6324人主动还钱,总金额达5.06亿元。

逾期就被限制消费?别傻了,真相是这些!

河南

河南省某基层法院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功能,将首批19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推送到当地10万名市民的朋友圈中,最后不少失信被执行人主动登门还清了欠款。

广西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在5条公交线路中设置了“兴宁区法院流动曝光台”,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照片、身份证号、执行标的、履行情况等信息被公布在公交车车厢上。

......

可见,成了信用黑户,除了要面临消费出行限制,还有被曝光的可能,最后导致声名尽毁、颜面尽失。

而且,每个地方都在想办法用自己独到的方式来“降伏”失信被执行人。

<strong>04

<strong>自己是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要查询自己是不是失信被执行人,打开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strong>http://shixin.court.gov.cn

通过“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就可以看到了。

逾期就被限制消费?别傻了,真相是这些!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从逾期到失信被执行人要面临的种种限制和信用尽毁。

所以,不要再认为逾期只是一件小事!按时还款,保持良好信用,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才是更重要的。如果一再将逾期置之不理的话,会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更何况,有借有还,才会再借不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