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特急通知:別了,支付巨頭躺著賺錢的日子!

央行特急通知:別了,支付巨頭躺著賺錢的日子!

央行再次傳來大消息,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躺著就能賺利息的日子僅剩下一個多月了。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規定支付機構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

<strong>什麼是備付金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網上購物,消費者要預先支付貨款,這筆錢將放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賬戶上,等到收貨確認後支付寶把款項匯給商家。這筆預付款項就是所謂的“備付金”。

央行特急通知:別了,支付巨頭躺著賺錢的日子!

無數筆備付金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資金沉澱,其產生的利息收入讓支付機構賺得盆滿缽滿。

據瞭解,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和銀行結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協議存款的方式計算的(客戶備付金沉澱量越高,銀行給予的利息就越高),協議存款的價格區間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達到4%以上,一家二線支付機構備付金的日均沉澱量就可以達到30億至50億,一年在銀行獲得備付金利息就達到1億以上,遠比外界估算的要高。支付寶、財付通這樣的行業巨頭的備付金收入年逾百億。

<strong>相應政策出臺

近年來,支付機構挪用資金、違規使用資金進行高風險投資等事情屢屢發生。與此同時,備付金分散存放在各大商業銀行賬戶,也存在著繞開清算監管、流動性風險等資金安全隱患。

對此,央行今年出臺政策,規定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必須全部集中交存,這樣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更好維護用戶資金的安全。要求明年1月14日前,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全部交存,也就是說央行來接管這部分“鉅款”。而此次央行支付結算司發佈的通知要求支付機構撤銷備付金賬戶也被認為是這一進程的加快。

<strong>政策出臺目的

1.有些支付機構違規佔用備付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和其他高風險投資。

2.部分支付機構通過在多個銀行開立備付金賬戶辦理跨行清算,突破了法定的經營範圍。

3.支付機構通常會在多家銀行分別開立多個賬戶存放備付金。大量的賬戶,分散的存放,不利於統籌管理和日常監管,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4.這筆可觀的利息對支付機構來說相當於無風險套利,以至於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開拓新支付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