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來自德國的超市“巨頭”麥德龍超市正在通過招標的方式開始把在中國區的業務進行出售。麥德龍此次計劃在中國區80%的業務進行出售,這筆交易的估值預計在15至20億美元。第一輪的競標會在2019年4月開始,麥德龍作為德國批發零售的龍頭老大,曾是歐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的零售批發超市,當然也是世界500強企業的佼佼者。可是,這位超市巨頭如今要把中國業務進行出售,他到底怎麼了?
麥德龍誕生於1964年的德國,麥德龍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家現購自運的倉儲式超市,這麼多年來,麥德龍也一直秉承這個理念在運營。麥德龍在1971年開始向海外市場進軍,90年代中後期,麥德龍開始入駐中國,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門店。當時的中國還沒有這種倉儲式的超市,所以麥德龍從出現開始就引起了大眾的注意,麥德龍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
麥德龍在中國市場的擴展速度並不算快,一直保持著一個相對穩定的速度在發展。和沃爾瑪等大型超市進軍中國的速度相比,麥德龍做到現在這樣的規模共計花了20多年的時間。麥德龍的分店已經遍佈到中國的59個城市,門店數達到了95家,在2017年至2018年之間營收達到了27億歐元。
不過,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早在2010年的時候,麥德龍就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了。2008年的麥德龍業績算是達到了一個最高點,超過了600億歐元,到了2015年營收就不足600億歐元了,2016年直接跌倒了200多億歐元,都現在僅剩了幾十億歐元,這個下降速度還是相當大的。
在剛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麥德龍雖然以新穎的運營模式吸引了大批量的消費者,但是他並沒有看準中國市場潛力最大的個人消費。從2008年開始,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從線下逐漸轉移到了線上,現在又逐漸迴歸到了線下,對於許多外國企業的零售商來說,這樣的變化的令他們接受不了了,所以陸續開始推出中國市場。
相對於其他外資企業來說,麥德龍對於市場做出的反應還是很迅速的。2010年麥德龍與富士康聯合投資的電子連鎖市場—萬得城,不過僅過了3年,麥德龍就把這個業務取消了。因為那個時候,國內市場正被國美和蘇寧所稱霸,麥德龍進入市場的時機不對。
2014年麥德龍認為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未來將更加著重於小型業態,於是開始發展便利店產業。2016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四家“合麥家”便利店,其中產品的類型、選址和運營模式上都與羅森全家較為相似。不過,又是一個三年,所有的“合麥家”門店又全部關閉,因為2017年上海的連鎖便利店有15個,門店數量共計超過1萬多家,可見市場的競爭有多大。
不過麥德龍還是有過成功的。麥德龍在2015年與阿里巴巴合作,入駐了天貓國際,在商品供應、跨境渠道以及大數據方面有著密切的合作。那年的麥德龍在天貓的雙十一活動中,共計出售了235萬升進口牛奶,不僅在線上渠道和淨利潤兩方面均實現了增上,整體的銷售額增長了接近300倍。不過在後續的發展中,麥德龍的發展重心並沒有繼續放在電商平臺上,所以後續這億業務並沒有什麼增長。
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收購戰”已經打響,從購物中心到賣場,幾乎市面上大部分的零售業都被這兩家瓜分了。之前阿里巴巴兩次想要收購麥德龍,但是都沒有成功,阿里巴巴的目的很明顯,想要通過收購成熟優質的大型零售商來和新的零售項目合作,以此構成自己的新零售模式。
現在麥德龍應該糾結於到底該選擇誰來接盤。之前阿里巴巴和麥德龍合夥過很多次,在電商領域成功的幾次都是源自阿里巴巴的支持,而且阿里巴巴在把傳統零售上改造成新模式上有著非常豐厚的經驗,比如:大潤發。而騰訊集團以入股的幾個案例來看,騰訊集團在零售產業上很少介入實際經營。其實出售業務對於麥德龍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畢竟麥德龍在國外市場還是很有競爭力的,現在退出中國市場或許可以防止未來發生虧損。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回到問題的根本,麥德龍的未來將如何發展?他應該如何選擇,選擇線上發展還是線下發展?
閱讀更多 東南財富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