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12月26日,鑑真佛教學院首屆理事會正式成立,27日,<strong>鑑真佛教學院舉行了成立十週年慶典活動。鑑真佛教學院以培養對外弘法僧才為務,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鑑真大師精神。

鑑真大師是唐代著名高僧,南山律宗傳人。一生六次東渡日本弘法,將大量中國優秀文化傳入日本,並在開創了日本南山律宗。


今人如何弘揚鑑真大師精神,鑑真大師的精神又體現為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strong>紀念大師,東渡精神宜發揚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大明寺鳥瞰圖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鑑真佛教學院第一屆預科班畢業合照



禪風君可以說對鑑真大師相當佩服了。這份勇氣和毅力,沒有一顆熱切的悲心是做不到的。而緬懷著鑑真大師的,也不僅僅是因為鑑真大師而受益的日本人。在中國,鑑真大師的精神也感動著後人。

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在鑑真大師祖庭,揚州大明寺,設立了一座<strong>鑑真佛教學院。這座佛學院,目前是<strong>全國唯一一所以培養佛教外語人才為宗旨的佛教本科院校,深深契合鑑真大師東渡精神。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師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鑑真佛教學院籌備於2003年,落成於2008年,至今已有十年的辦學歷程。學院成立以來,一直以<strong>“突出外語教學,注重律宗研修、弘揚鑑真精神”為辦學特色。

在這裡,除了傳統佛學院的佛學課程,還開設了英語和日語兩大語種的外語教學課程,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具有鑑真精神、精通外語,畢業後能從事佛教對外交流、佛經翻譯、佛教外語教學等方面的弘法人才。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從2003年籌建鑑真佛教學院開始,學院的建設便得到了各方面的鼎力支持。

例如學術界便對學院的教學工作頗為支持。目前便有<strong>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揚州大學、臺灣佛光大學、日本正眼大學、加拿大湛山精舍等單位與鑑真佛教學院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為做好外語教學,鑑真佛教學院聘請了大量社會高校的學者教師,如<strong>海外歸來的留學生、揚州大學等高校的教授、乃至外籍教師,為學院培養僧才提供了良好的助力。

國內各地對學院也頗為支持。如臺灣佛光山便為鑑真佛教學院捐贈了一座鑑真圖書館。這是中國近代最大的一座仿唐建築,建成後首批藏書便收藏了十萬冊,<strong>是目前國內研究資料最完整的佛教圖書館。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海外方面,日本也很重視鑑真佛教學院的發展。<strong>日本大東寺鑑真大師像曾“回鄉省親”,在鑑真圖書館隆重揭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諸山長老極高的重視與支持。

在諸多方面的支持關注下,鑑真佛教學院培養了大量精通外語,能以外語弘法的法師。法師們通過國家外語等級考試的比例高達87%。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如今,鑑真佛教學院又正式成立了理事會,理事會禮請了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金焦二山方丈<strong>心澄法師為名譽理事長;江蘇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蘇州寒山寺方丈<strong>秋爽法師,南京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雞鳴寺住持<strong>蓮華法師、香港寶蓮禪寺方丈、南京大學教授<strong>淨因法師為顧問並頒發聘書。

理事會是學院建設與發展的諮詢、協商、審議與監督的非行政性常設機構,是學院實施科學決策、擴大民主監督、促進社會參與的重要組織形式。這必然將提高學院的教學和管理水平。



<strong>六番東渡,為弘正法不畏險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聽過鑑真大師故事的人,許多都被他的堅毅與慈悲所打動。

鑑真大師本是廣陵江陽人(今江蘇揚州)。他自幼在大明寺出家,長大後在洛陽、長安參訪遊學,學到了一身本領。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要說鑑真大師的技能點,那可不止是加在佛學上。參學期間他不僅學到了<strong>深厚的佛法,更是對<strong>醫學、繪畫、建築等各方面的知識。回到大明寺後,便擔任了大明寺住持,後升方丈,開始弘法。

就在他弘法的時期,有兩位日本留學僧榮睿法師和普照法師到大明寺請求法師到日本弘法。原來,日本雖然從大唐引入了佛教,但是卻有諸多不完備的地方。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佛教的戒律要求僧人受戒需要有<strong>“三師七證”共十位法師主持才能算數。就算是在之前沒有佛法的地方,也需要有三師二證才行。但是在日本,往往僧人只有一人受戒,甚至只是<strong>“自誓受”,因此很混亂。

鑑真大師是律宗高僧,於是就有兩位日本法師前來告知鑑真大師日本佛教現狀,並禮請他東渡傳法。

鑑真大師深感悲憫,不忌憚中日之間遠隔重洋,前途吉凶未卜,憑著一顆熾熱的悲心,在其他僧眾的一片默然中答應了日僧的請求。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可是那個年代,要想去日本談何容易?因此鑑真大師的前五次東渡,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連同伴而行的日本僧人和鑑真大師的弟子都有幾個在途中往生,鑑真大師本人也雙目失明。

前五次的失敗,並沒有打擊到鑑真大師,反而讓他愈挫愈勇,更加堅定了弘法的志願。他說:<strong>“不至日本國,本願不遂。”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功夫不負有心人,鑑真大師的矢志不渝與悲心切願,感天動地。到了第六次東渡,他終於到了日本,為日本帶去了純正的佛法,和如法的戒律,得到上至天皇,下至眾僧的敬重愛戴。

時至今日,鑑真大師仍被日本佛教界尊為南山律宗祖師,乃至稱他為<strong>“天平之甍”,也就是<strong>日本天平年間的文化屋脊,一直受到日本佛教界的敬仰和緬懷。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鑑真大師流傳後世的,不僅是那膾炙人口的東渡故事,和影響深遠的佛教文化,更有那不畏艱難,慈悲弘法,和睦友鄰的精神。

如今鑑真大師的東渡精神得到了如此重視,其弘揚工作又得到如此多的支持。禪風君也熱切地期盼,未來有更多法師,沿著鑑真大師的足跡,將佛法弘傳到更加廣闊的範圍。


十年專注培養佛教外語人才!這座繼承鑑真精神的佛學院值得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