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strong>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說:君子惦記道德,小人惦記土地;君子惦記法度,小人惦記利益。

孔子這句話裡突出的,是君子和普通人之間的境界差別。道德跟土地、法度和利益這兩個對比,是為了突出君子和小人面對實惠、實際利益的態度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按照孔子的理想,君子清高也是清高在這個地方。

那是不是說你要做個君子,就不能惦念土地和實利呢?當然不是,孔子只是在用君子和小人不一樣的特點來做對比,突出他更關注道德問題,比如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愛人等等。

君子就不在乎利益得失嗎?絕非如此,但是君子在面對利益的取捨面前,他會有原則,不唯利是圖。一切所應得的利益,要看是不是合乎道義。

我們常聽到一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說的是這個意思。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子曰:“放(fǎng)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說:一切行動都從實際利益考慮出發,心中就會充滿怨憤之氣。

“放”是“仿”的通假字,是依照、依據的意思。

這句話一般解釋成“凡是從利益出發,就容易招來別人的怨恨”。因為只顧利益而不顧道義的話,終究會引發不公正的行為,決策時也不能服眾,甚至損害別人的利益,當然會引起其他人的怨言。

但是我自己更認同錢穆先生的解讀,這個怨不是招來人家怨恨,而是自己心生怨念。對於唯利是圖的人來說,稍不如意或者沒有滿足私利時,內心就生出很多幽怨憤怒。

你看,一味追求私慾的人,每天都活得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自己少了這個、丟了那個,心底永遠都沒法得到滿足。一個不知足的人,心底當然會時刻充滿怨恨之氣。所以說,君子懷德,才能知足常樂。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孔子說:如果能以禮制謙讓來治理國家事務,那還有什麼難的呢?但是如果不能以禮制謙讓來治理國家,那還要禮制做什麼呢?

其實孔子這種禮讓治國,我覺得不僅僅只是在強調道德,還有遵循規則的含義。在人和人的相互關係中找到合適的分寸,禮敬謙讓、彼此尊重、相互提攜,而不是處於“爭”的狀態,這才是孔子想要強調的。我們平時愛說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意思也很相近。

從外在講,行為注意限度,儀態注意節制,是“讓”;從內在看,吹牛皮、炫耀、逞英雄、好表現,是 “讓”的反面。“讓”的精神,既是謙讓,又是禮讓,《左傳》裡說“讓,禮之主也。”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說:不要擔心憂慮得不到職位,應該擔心憂慮你拿什麼才能本事勝任這個職位。不要擔心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只須擔心憂慮自己實際做得怎麼樣。

這句話很可能是孔子對弟子們講的。在孔子的弟子裡面,有一些就是想學習做官的,比如在前面《為政篇》裡我給你講過的“子張學幹祿”,學幹祿就是求祿位、求官職的學問。

推想一下,很可能是弟子裡面有人自以為滿腹經綸卻懷才不遇,在眾人面前抱怨了一番,孔子才說出了這麼一段話出來。就像當下很多年輕人一樣,學了一大堆知識技能,初出江湖便躍躍欲試,反而在江湖上挫折不斷,沒有展示的機會,感覺理想破滅,心中憤懣不平。

但是孔子覺得,這些憤懣其實都可以自己消化掉。先求自己有道德、有本事、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再去求別人的賞識,這是孔子反反覆覆說給學生的道理。

總之,一切都應該向自己求索,而不是無休止地求索別人。這才是君子的一個典型側面。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說:曾參啊,我的學說可以用一個道理貫通。曾子說:是的。孔子走出門後,學生們問曾子:這話說的什麼意思呀?曾子說:先生學說的核心理念,就是忠和恕兩個字罷了。

曾子你已經不陌生了,孔門的金句王,我們讀過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他說的。按年齡來看,他算是孔子門下最年輕的一位學生了,孔子去世的時候,他才二十七八歲。

雖然他很年輕,但在後世儒家弟子那裡地位卻很高。因為按照流傳的說法,曾子是子思的老師,而子思就是後來被人們認為《大學》《中庸》的作者,而子思的門人又是孟子的老師。所以後世儒家看來,這一條被髮揚光大的思想脈絡被稱為“思孟學派”,它的源頭就是曾子。

這一段問答裡,有兩句非常有名的話。一個就是今天你很熟悉的成語,“一以貫之”,來源就在這裡。另一個,就是這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那麼,到底什麼是忠和恕?先看忠。簡單來說,為人處世和工作就業的時候,盡心竭力就叫“忠”。那“恕”呢?孔子自己下過一個定義特別有名,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這個角度看,所謂“恕”,就是將心比心,或者今天常說的“同理心”。

所以你看,忠是自我要求,恕是人際準則,結合起來正好是孔子不斷在說的仁德的兩個側面。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下一章是孔子第二次把義和利拿出來對比。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說:君子明白的是義,小人明白的是利。

義、利之辨,兩千五六百年來,一直是後世儒生乃至於普通人都參與爭論的關鍵問題。

首先就字面看,我要再一次提醒你,孔子的時代,“小人”的概念跟我們今天很不一樣,他們不是壞人、惡人。所以即便拿君子和小人來對比,也不是完全否定追求利益,而是說普通人會比較看重利益罷了。雖然不是君子所為,但也沒那麼多負面評價。

至於在後世引起了很大爭論的“存天理、滅人慾”,其實原本說這個話的宋儒,要滅的“人慾”不是人的正常慾望(比如飲食男女之類),而是指膨脹了的偏私之慾和個人野心。

今天的經濟學研究,首先肯定人的基本約束就是物質不足、生命有限。看到人追求利益的正當性,才能理解它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這就是喻於利的正面價值,但絕不等同於華爾街金融寡頭追求的暴利。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就要向他看齊比肩,看見不賢明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毛病。

“見賢思齊”又是個人人皆知的成語,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話的意思呢?孔子的教育方式最樸素、最實在,也最具體可行。但是上面那句話卻有點特殊,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錯。

這兩句前半句好說:一個人只要有心都能學會、都能做到。但後半句的事情就沒這麼簡單了:往往遇見表現不如你的人或者有小毛病的人,做了不得體的事或者錯事,你可能就不以為然了。

是非標準雖然你隨時都能講出來,可是你的心態卻未必就能擺正,而看見別人的短處要是再能反思自己,就更不容易。

這種知易行難,實在是孔子學問的核心關鍵。

學完這一講,你應該已經記住“一以貫之”“見賢思齊”兩個成語出自《論語》。我們還講到兩則君子和小人的對比:“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strong>今日思考

<strong>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你是怎麼看待“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

<strong>請在留言區寫下你的思考。

什麼是一以貫之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