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常言道:"買車容易,養車難"。確實如此,養車也是有門道的。其中不少人說當汽車跑了5000km之後就要更換機油,真的是這樣的嗎?到底多久換一次機油才合適呢?如何選擇合適的機油?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機油黑了就不能用了?

很多車主對機油非常重視,甚至一發黑就換。這種行為其實很不明智,既花冤枉錢,也讓機油的清潔效果大打折扣,對發動機反而不好。

機油變黑是使用過程中的正常情況。新換的機油只要5分鐘就會從金黃色轉為暗黃色。汽車行駛500公里後,機油就會完全變成黑色。那麼為什麼機油會發黑?現在汽車使用的潤滑油一般都加有清靜分解劑。這種清靜劑將粘附在活塞上的膠膜和黑色積炭洗滌下來,並分散在油中,以減少發動機高溫沉澱物的生成;故潤滑油使用一段時間後顏色容易變黑,這是機油的清潔能力導致的,油品並未變質!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4S點說法:5000公里讓你換

大家去4S店和修理廠保養車輛時,第一道工序都是更換機油濾芯。很多時候,修車師傅抽出漆黑的機油尺對你晃一晃,再伸出手指搓一搓機油,轉頭就會和你說:"機油雜質太多,老化了,該換了。"

一般情況下,90%的車主都會同意換機油,這正中了經銷商的下懷。

儘管汽車行駛5000公里時,機油會達到最佳清潔效果。但5000公里換一次和10000公里換一次,意味著相差了一倍的銷售額。經銷商當然希望你換得越快越好。

千萬別被經銷商忽悠,多花冤枉錢不說,還對發動機不好。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機油到底何時換才好?

判斷機油該不該換,可以像中醫一樣,用"望、聞、問、切"的方法來判斷。

1.聞味道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把機油尺抽出來,然後聞一聞,如果有極強酸臭味,但沒有油味,說明機油已經變質,該換了。有鼻炎的小夥伴,就別用這招了,用下面幾招。(有點小尷尬~)

2.用手摸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在涼車的時候,抽出機油尺後,把機油滴在手上,摸機油的手感怎麼樣。如果手感差,感到有雜質、黏性差甚至發澀就該換了。

注意:這種方法不建議長時間用,機油裡面有致癌物質,檢查完之後趕快去洗手!

3.看光澤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抽出機油尺對著太陽光高舉,看機油油滴,如果看到有雜質、油沫多,甚至渾濁,就換油吧。

4.看顏色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拿一張乾淨的白紙或者好點的面巾紙,滴幾點舊機油在紙上。等機油滲漏後,如果出現深黑褐色,還能看到小細末等雜質,就該換機油了。建議小夥伴們用第四招,比較靠譜。

選機油要注意三點

1、選種類

常見的機油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油以及全合成油,它們的性能依次增強。

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推薦使用半合成和全合成機油,不僅對發動機起到更好的保護,而且更換週期也更長。

2、選標號

每桶機油的標籤上都會明顯標出機油標號;

例如SN 5W-30:S代表汽油發動機機油;S後面的字母代表機油品質等級,字母越靠後,等級越高,N是目前的最高等級。

5W-30代表機油粘度值,W表示冬天(winter),W前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喪失流動性的溫度。

5000公里就換機油?修車師傅:忽悠人,其實花了冤枉錢

5W對應的溫度是零下30攝氏度,數字越低,那麼它就能讓發動機在更低的環境溫度下啟動。

W後面的數字代表機油的黏度,數值越高說明越黏稠。

大部分車主使用原廠標號的機油即可,而里程數較高的老車或者經常高轉速駕駛,可以選擇略稠一些的機油。

3、選品牌

各品牌機油之間的差別並不太大,對於日常用車,只需選擇大品牌的正品機油。比如:殼牌,嘉實多,美孚等大品牌的。

注意不要盲目迷信賽車或競技用油,那些機油專為高轉速高極限設計,長效性較差,並不適合日常駕駛。

總之,選擇機油,適合自己的愛車才是最好的

總結:

其實機油更換里程沒有那麼死板,一般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只要機油不是特別髒,就沒有必要更換。是否更換機油的主要指標就是看其潤滑性能是否降低,如果潤滑系統依然良好,更換機油也只是在增加成本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