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也這麼正規,難怪大秦會贏!(秦軍戰力探祕)

上期寫過大秦軍隊的戰時軍團組建,這期繼續大秦軍隊行軍和紮營。在功勳爵制度的激勵下,大秦軍隊士氣高昂;在嚴格的軍規約束下,大秦軍隊紀律嚴明。隨著令旗的有力揮動,大軍開始出發。

行軍也這麼正規,難怪大秦會贏!(秦軍戰力探秘)

大軍集結完畢,準備開拔

<strong>大秦軍隊的行軍,也有著嚴格的細緻部署。通常軍隊行軍會分成四個部分,也就是按照行軍序列即時分配為前鋒突擊部隊<strong>興軍、前衛<strong>踵軍、主力部隊<strong>大軍、後衛<strong>分卒部隊。到達目的地後再按照任務約定進行紮營。依據當時的相關記載,整支移動的大軍分工協作也是非常明確。先鋒突擊部隊,率先出發,迅速抵達戰前預定駐防位置。到達後,依據現場地形環境,分派兵士佔領各個有力地形和交通咽喉,並派出隨軍斥候、遊士四散探聽敵情。如果敵軍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則會找時機迅速接戰。並派員向後面的軍隊報警。如果戰鬥順利,則會派員通報後續部隊急行軍快速跟進追擊潰敵,戰鬥不順則立即進入據守狀態,等待後續部隊支援。部隊<strong>攜帶6天的乾糧,離大軍主力部隊距離不得超過200裡地。

行軍也這麼正規,難怪大秦會贏!(秦軍戰力探秘)

大秦自古崇尚黑色,軍旗為何是紅色

<strong>緊接著出發的是前衛部隊,古時也稱踵軍。他們的任務是隨時根據先鋒部隊的敵情通報採取馳援或接戰準備,為身後的主力大軍提供警戒。這支部隊要<strong>攜帶3日糧食,離開主力大軍不得超過100裡距離。同時,他們的兵力規模和主將級別是超過先鋒部隊的,因為他們有個特別任務,沿途收攏先鋒部隊掉隊兵士。如果發現有逃兵,則會立即按照軍法處置。就算逃兵是高級軍官或特殊身份人物,也一概同等處理。官兵平等獎懲,在大秦的軍隊裡也是處處體現。<strong>前衛和先鋒,都是全戰鬥部隊。

行軍也這麼正規,難怪大秦會贏!(秦軍戰力探秘)

這個很像先鋒興軍的陣勢

<strong>下一支軍隊才是真正的主力,也是兵力最為強盛的部隊。最高將領和幕府成員所在的中軍。除了戰鬥任務,他們同樣也要沿途收攏前方的掉隊士兵並處罰逃兵。在主力大軍的後方,就是<strong>後衛警戒部隊,除戰鬥任務外,有時他們也是後勤輜重的護衛部隊,同樣也有執行軍紀的職責。他們離主力部隊的距離也是<strong>不得超過100裡地。當整個部隊調整作戰任務或掉頭轉向行軍時,他們則會分兵派出先鋒部隊,執行興軍的任務,並構築相應的工事接應大軍。無論作戰任務怎麼變動和調整,整個軍隊都有條不紊。<strong>顯得攻防有序,無懈可擊。

行軍也這麼正規,難怪大秦會贏!(秦軍戰力探秘)

兵馬俑的陣勢,可以想象出真實場景

<strong>其中的奧妙在於,主力大軍永遠是核心。前衛、後衛均在主力部隊100裡範圍內,相互掩護相互策應。先鋒突擊部隊在前衛部隊100裡地範圍內,機動作戰,也是騷擾和遲滯敵軍的快速部隊。而從先鋒和前衛部隊只攜帶3-6天的乾糧來看,他們是全戰鬥士兵組成的快速機動作戰部隊。後衛部隊則更像是集警戒和作戰為一體的機動預備隊。但無論怎麼變,所有部隊必須圍繞主力大軍這個核心是不會變的。這實際就<strong>形成了一個反應快速作戰強力的有效作戰半徑,各個部隊既可以獨立按照戰前設定的目標作戰,也可以相互照應形成集團作戰。如此規劃,豈能不贏!

行軍也這麼正規,難怪大秦會贏!(秦軍戰力探秘)

這個也許是後衛部隊

任何一支能打勝仗的部隊,無非是將領統帥有方指揮得當,加上組織嚴密行動有序和士兵賣力!至於小說中描述的靠單挑取勝的英勇事蹟,多數是藝術的加工或者是極少的真實個例。大秦軍隊的行軍,以<strong>主力為核心,戰防都具備!您是否有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