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射、守射和飛射,大秦弩兵真善射(補:秦軍戰力探祕)

有了大秦步兵、車、騎兵戰力探秘的文章,作為大秦步兵中一支重要兵種,弓弩兵自然不能落後。<strong>短弓強弩,是大秦的標準化遠程兵器。

這點和西方長弓區別很大,主要是作戰方式不一樣。西方多為步弓手作戰,長弓是標配。而東方則要求馬上騎射和馬下速射,多為短弓。同時,由於弩的遠射程特性,長弓的開發在大秦基本沒有。同時,由於弓製作工藝複雜,時間久,訓練弓兵費時費力,相對於弩機的快速標準化製作和射擊要領的簡單掌握,<strong>弩兵成為遠程主力。大秦兵源充足,加上征服西戎後很多遊牧民族人員入籍,弓弩兵的兵源質量又比其他六國要高很多。那弓弩兵如何訓練?

攻射、守射和飛射,大秦弩兵真善射(補:秦軍戰力探秘)

布衣的基本是弓兵和後勤

弓兵基礎訓練在小編《人人好射從西周開始》一文中有過介紹,不贅述!弩兵的基礎訓練相對簡單:熟悉兵器構造(大秦弩機關鍵部件可以互換通用)、使用和維護保養。掌握基本設計技能:近射、遠射、速射和移動射。反覆演練,直到完全掌握,考核晉級。進入強化訓練階段。這時弓弩兵訓練重點有所差別:弓兵強調移動跑位射擊,核心是射箭快而準,自我防護反應快,沒有必要,不得短兵相接,所以不穿盔甲。而弩兵則添加了近戰訓練,配備盔甲,加強近戰能力。這個階段結束後,立刻考核。部分弓手晉級為神射手,有些具備馬術並符合武騎士或車武士標準的,則劃歸車騎兵序列。部分弩手如果符合車武士要求,便劃歸車兵序列。剩下的多數,則成為合格的弓弩兵。

攻射、守射和飛射,大秦弩兵真善射(補:秦軍戰力探秘)

這是跪姿弩兵

如何進行攻射和守射?分為攻射之陣和守射之陣。攻射之陣比較簡單,分為野戰和攻堅(攻擊城池、要塞、堡壘)兩種模式。野戰時一字排開,左右間隔一步距離,前後間隔一臂距離。弓弩混編時是兩行弩兵一行弓兵成三行,梯次推進,基本是第一排先射,停下裝箭簇,第二排從間隙中前進、停下射擊,再裝彈。弓兵負責解決弩兵兩連射之後的漏網之魚,或用箭雨形成防線,保護弩兵。後續步兵從容緊隨準備接敵。步兵的陣型第一排全是帶盾武士,隨時組盾牆鞏固針線。攻堅陣型時,前幾行是盾兵,弓弩緊隨,按戰術要求射擊。守射之陣相對複雜,要依據地勢環境,或半圓、或圓形、或者依託戰車組成的防禦堡壘進行射擊。在沒有戰車防禦工事的情況下,弩兵在外採用坐陣姿勢(跪姿,隨時待射),弓兵在內採用站姿,射擊距離近的敵人。純弩兵時則前跪後立。背後步兵隨時出擊。

攻射、守射和飛射,大秦弩兵真善射(補:秦軍戰力探秘)

這個也是跪姿弩兵

飛射難道是要弓弩兵飛奔而射嗎?那最多也是奔射啊,如何能飛?非也。這個飛射實際實際上應該放到武騎士和武車士的訓練介紹方面。為保證弓弩兵介紹的垂直,故在此說明。武騎士要求弓馬嫻熟,最高境界是能在飛馳的馬背上射到移動的目標,煩做到這點的,幾乎都成了將軍!弩騎兵在戰國時代,小編無能,還未找出依據。大家擔待。而武車士則爽得多。善弓的,隨時四面八方速射,車上箭矢多,不要擔心。善弩的,則操縱弩也是速射,能透甲,傷害更大。如果能找出有將重弩固定在戰車的記載,不要更爽啊。簡直就是越野車上架機槍,矢如雨下車隨風來,來去快如飛,專打各種不服!痛快!

攻射、守射和飛射,大秦弩兵真善射(補:秦軍戰力探秘)

守射之陣的一種常見形態

大秦各軍兵種經過嚴格訓練,協同演練,整體作戰的戰力兇悍,任何敵人都會膽寒!而<strong>攻射、守射和飛射的大秦弩兵真的善射!您認可嗎?<strong>本文原創,轉發請徵得小編同意,謝謝閱讀,咱下回見!參考資料:《六韜》《尉繚子》《商君書》《史記》《兵馬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