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至一百零三回,發生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和譙周。原文如下: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孔明入朝奏曰:“臣今存恤軍士,已經三年。糧草豐足,軍器完備,人馬雄壯,可以伐魏。今番若不掃清奸黨,恢復中原,誓不見陛下也!”後主曰:“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孔明曰:“臣受先帝知遇之恩,夢寐之間,未嘗不設伐魏之策。竭力盡忠,為陛下克復中原,重興漢室:臣之願也。”言未畢,班部中一人出曰:“丞相不可興兵。”眾視之,乃譙周也……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譙周)乃奏後主曰:“臣今職掌司天臺,但有禍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鳥數萬,自南飛來,投於漢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觀天象,見奎星躔於太白之分,盛氣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般災異,丞相只宜謹守,不可妄動。”孔明曰:“吾受先帝託孤之重,當竭力討賊,豈可以虛妄之災氛,而廢國家大事耶!”遂命有司設太牢祭於昭烈之廟,涕泣拜告曰:“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負罪非輕!今臣復統全師,再出祁山,誓竭力盡心,剿滅漢賊,恢復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四出祁山”時,因李嚴從中作梗,不得不班師回朝。在懲辦了李嚴後,經過三年的準備,諸葛亮再度上奏後主劉禪,要求出徵北伐。不過,諸葛亮的這一建議卻遭到了大臣譙周的反對。不過,在諸葛亮的堅持下,北伐在不久後展開。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諸葛亮上奏時提到的“知遇之恩”, 意為慧眼識英才,並委以重任。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譙周這個角色,在《三國演義》中出場的機會很少。除了上面介紹的勸阻諸葛亮北伐之外,還在到了鄧艾兵臨成都時力勸後主劉禪投降,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從總體上看,這個人物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並不好,有不少讀者借用作品中劉諶至於將譙周嗤之為“偷生腐儒”。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然而,這位在小說中被貶低的譙周在三國曆史上卻是個非常出名的人物。他不但是一位蜀漢官員,還是一位著名大儒,《三國志》作者陳壽就是譙周的學生。諸葛亮對於譙周的才華非常賞識,就任丞相之後便將陳壽任命為勸學從事,兩人關係非常密切,到了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時,譙周甚至還公然違抗後主劉禪的禁令,毅然趕到漢中為諸葛亮奔喪。

此人反對諸葛亮北伐,勸說劉禪投降,還把司馬昭算死了!


這位譙老夫子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據《三國志·譙周傳》記載,蜀漢滅亡後,不少大臣被前往中原,譙周因病滯留漢中。後來文立去看望譙周,譙周寫下“典午忽兮,月酉沒兮”八個字。所謂的“典午”指的是司馬氏,“月酉”指的是八月。這八個字的意思是司馬氏到八月份就有人病逝。結果到了八月,曹魏帝國的控制者司馬昭果然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