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失合,为啥倒血霉的大多是武将

大家好,我是喜欢历史,不懂历史的小尘埃。喜欢的可以点点订阅,关注一下。

自古以来,感觉将相不合,感觉都是武将处于下风,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比如白起和范雎,岳飞和秦桧等等,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武将跟文臣对决,本身就不占优势。

武将自古以来都是保家卫国,他们所学习的也大多和军事有关,他们的晋升也大多是凭借着军功。反而文臣,他们大多是通过科举入仕,本身竞争就巨大,凡是能够入朝为官的,那都是老狐狸,踩着无数人的肩膀上去的。什么勾心斗角,阴谋诡计,什么没有经历过,那都是经历无数磨难,可以说是拔根毫毛,那都是空心的。哪一个不是人才的尖尖,哪一个不是腹黑学的大师。

武将大多的时候,都是在军营训练士兵,学习军事。而文臣们呢,都是经历着各种各种的磨难,爬上来的,都是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所以,武将跟文臣们相比,政治经验太少,甚至显得智嫩。可以说,两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将相失合,为啥倒血霉的大多是武将

第二,两者的政治地位不同。

文官和武将的政治地位不再一个等级上面。自古以来,文官的政治地位,都在武将之上。这可能跟皇帝有意打压武将有关。所话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皇帝不可能放心的把大全交给武将。

武将一般制约不了文臣,反观文臣处处制约着武将。军饷物资,各种后勤保障,都是文臣们掌管的,武将们只有军队的指挥权。

将相失合,为啥倒血霉的大多是武将

第三,皇帝的信任程度也不相同。

武将们往往都是在外征战,或者在外驻扎。而文臣们呢,常常都是在皇帝们的身边。所谓,三人成虎,再加上哪个文臣不是能说善道之辈。

文臣们的威胁程度也比武将们低。历史上的名将们被杀,大部分都是功高盖主。试想下,在外面征战的武将,手握重兵,战功赫赫,民间威望极高,哪个皇帝能够放心。毕竟有赵匡胤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放在那儿呢。反观文臣们呢,看起来就比较顺眼了,毕竟是天天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看着呢。怎么说,威胁程度要比武将小的多了。

将相失合,为啥倒血霉的大多是武将

所以,武将们政治经验不及文臣,还处处受文臣们的制约,再加上,皇帝不可能完全的信任武将,甚至完全防备着武将们。

所以说,武将斗不过文臣们,将相相争,往往武将们处于下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