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VS STO,哪家强?


科创板VS STO,哪家强?


在金融领域,不论是创新还是产品种类,美国一直领跑全球。基于此,美国通过金融手段从众多国家收割了大量的羊毛。并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无人能撼动其金融霸权的地位。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事物,其无国界的属性,及天生具有Token的金融属性,对美国乃至全球都带来了一次新的冲击,或者说机遇。正因为有此考量,各国都想抓住此次契机,提升自身在这场科技+金融变革中的话语权。于是,美国提出了STO,中国略微滞后,科创板问世。

一个是可以为区块链相关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让链下资产上链提高传统资产全球流动性的STO。一个是提倡注册制,能够吸纳更多人群、资本进场的科创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支持,而中美两国在科技、金融创新机制上已经全面角力的情况下,到底谁能独步江湖或更胜一筹呢?

11月6日,区块链经济学者朱幼平做客由链天下主办的在线访谈“百媒链谈”,对STO以及科创板进行了深度解读。

<strong>

<strong>STO让良币驱逐劣币

<strong>

在谈及STO时,朱幼平首先介绍了1CO。他认为,1CO是屌丝逆袭的锐利武器。一名身无分文的大学生即便有了新想法,但是没有人投钱,好的idea也无法实现。从小的方面来看,是他个人无法让自己的好想法成功实施;从大的方面来看,整个社会的创新受阻,很多好的想法,好的创业激情就会浪费掉。

以太坊发明了1CO,让想搏上位的屌丝能融到钱,实现自己创富的梦想。但同时,朱幼平认为,对于1CO应该用辩证法来看待。尽管1CO融资很方便,但由于毒素太大,最后就演变成了只搞钱不干事儿、发币割韭菜的诈骗工具。

1CO不被主流意见所接受的情况下,美国的STO成为众多资本方以及创业者关注的对象,但由于STO长达1年的禁售期,有人提出STO会像IPO那样带来吸血效应。朱幼平认为这种担心并不存在,并给出了两点理由:

一是加密货币市场本身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我们知道,全球的证券市场大概是77.7万亿美元,比加密市场大多了。但传统的证券市场有很多的毛病,IPO有很多的毛病,它太老了,缺乏生气和活力。加密货币目前虽然是熊市,但是未来有非常光明的前景。所以,我相信STO出来之后,如果77.7万亿的传统证券市场,转移一部分到加密货币市场,增量就大得不得了,足够新增的STO吸纳,所以它不会造成市场缺血的情况。

第二则是两千多亿的加密货币市场,90%已经没有交易量,原因并不是没有流动性,主要是1CO项目本身没有生命力。而STO就不一样,好的STO项目,一定会得到资本的追捧。所以,关键还是要有好项目。STO代替1CO,良链驱逐劣链,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就建立起来了,所以不怕没人投资。

<strong>科创板是资本市场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在对STO做出积极评价的同时,朱幼平对科创板同样也不吝溢美之词。他认为科创板对于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当下经济下行压力大,民营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之下,通过资本市场增量打通资金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激励科创动力,激发经济活力推进我国经济体系现代化,非常及时、重大。

朱幼平还进一步阐述了其理由,注册制是一个亮点,它降低了资本的门槛,注册制讨论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可以搞试点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的时代,我们认为注册制是一个鼓励年轻人创业创新的屌丝逆袭的机制。

屌丝逆袭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一个国家只有年轻人有机会逆袭,国家才有活力。如果社会形成了折叠,社会阶层固化社会是没有前途的。

在指出科创板重大意义的同时,朱幼平还为尚处在试行阶段的科创板进一步实施献计献策,他觉得区块链和监管沙盒对科创板注册制非常适用。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降低门槛情况下,如何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可借鉴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科创板也需要科技。

区块链是防伪、防篡改、去信用化的技术,可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科创板建设在区块链平台上,能够确保上市公司和投资人数据的真实可靠,不能弄虚作假,可规避之前的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等弊端。

可以提高科创板各方信用水平,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真正的创意得到资金的滋养,同时也是打击恶意坐庄,真正保护科学投资决策,保护投资人的权益。

同时,还可以借鉴英国,香港等沙盒做法,科创版市场创设监管沙盒如市场交易平台对接,将来有条件还可以申报审批平台,企业的区块链平台和机构投资的平台对接,用科技手段监管资本市场。先从科创板搞试验,成熟后推广到所有的资本市场。

朱幼平认为,如果科创板的交易平台用区块链来做,同时用上沙盒监管,是能够达到多重目标的一个好办法。

<strong>写在最后:

不论是STO,还是科创板,从其初衷来看,都是增量改革,都具尝试性,都有积极意义,均非一时脑热想出来的决策。虽然效果如何有待时间考证,但从包容性来看,STO是对美国现有资本市场,由下而上的一个补充。而科创板则是由上而下,对现有IPO、证券交易体系的一次革新,同时,也更具包容性,今后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创公司均在其范畴之内。所以,不论是改革的深度,还是囊括的范畴,科创板更胜一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