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十月的影市,实在是有点惨淡。

一整个月看下来,能让人真正提起一点观看兴趣的,屈指可数。

不过好在,曾在上海电影节获得<strong>最佳编剧奖和<strong>评委会大奖的藏语电影《阿拉姜色》,能给我们洗洗眼睛,或许会是本月最大的惊喜。

<strong>《阿拉姜色》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阿拉姜色》是松太加的第三部长片,他的前两部作品<strong>《太阳总在左边》,<strong>《河》在豆瓣的评分为7.7和7.5分,口碑非常好。

影迷评价松太加:叙事流畅,浑然天成,分寸感极好的导演。

说起藏语电影,很多人大概第一时间会想起去年那部描写藏人一路磕长头朝圣的<strong>《冈仁波齐》,破亿的票房在这么一个小众冷门的题材上,着实算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巧的是,如今这部《阿拉姜色》,也有一段直观生动的磕长头戏份,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磕头的意义与《冈仁波齐》却截然不同。

他的不同正是这部电影值得推荐的原因,他与《冈仁波齐》内容互为补充,但内容上又更东方,有《小偷家族》里面半路结缘的父子情,更有《如父如子》般的互相理解,互为新生。

《冈仁波齐》里,朝圣小队一行人之所以选择上路,是为了了却他们自己内心的心愿,影片也借助这个过程,向我们直观地呈现了这一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到底是如何一点点做到的。呈现朝圣之路,就是《冈仁波齐》的意义。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冈仁波齐》剧照

但在《阿拉姜色》里,女主角俄玛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决定磕头去拉萨。

像现实生活里理智的大多数人一样,俄玛的丈夫罗尔基无法理解她的这一举动,拖着重病的身体不去医院医治,还要在朝圣之路上饱受身体的折磨,怎么看都无异于冒险。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影片的前半部分,就是在描写俄玛的执拗,与丈夫的不理解。

然而到了影片中段,故事却渐渐起了变化。

我们方才得知,俄玛之所以如此执着地上路,并不是真的期待奇迹让自己的绝症痊愈,而是为了要履行一个诺言——当初她向已逝去的前夫许下的诺言——要带着她的前夫去拉萨朝圣。

因此她总是与她的背包形影不离,而背包里放着的,正是前夫骨灰做的擦擦。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正当我们像罗尔基一样刚刚明白过来俄玛的真实意图时,俄玛却已经病入膏肓,身故于半途。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整部电影的基调也为之一转。

此前我们都会以为这又是一部描写磕头朝圣的电影,但此后我们才逐渐明白,这原来是一部关于承诺的电影,一部关于家庭关系与心灵救赎的电影。

借由前夫这段前程往事,俄玛的儿子诺尔吾这个人物,也才一点点从模糊的背景里浮现上来。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最初我们并不知道他出现在这段旅途中的原因和意义,而现在我们明白,正是因为他父亲(也就是俄玛的前夫)的逝去,让他陷入了某种自闭,与俄玛都无法沟通,与罗尔基更是有巨大的心灵鸿沟。

随着俄玛的离世,一道难题就此摆在了罗尔基的面前——他是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料理完俄玛的后世之后带着诺尔吾尴尬地继续普通生活,还是带着诺尔吾,替俄玛继续走完这一程朝圣路?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在此之前,正是罗尔基自己信誓旦旦地答应了诺尔吾,会带着他去拉萨。

所以,罗尔基的选择其实也就是,他要不要践行自己的承诺。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此后,《阿拉姜色》就成了一部纯粹的父子电影,朝圣路上的冒险和奇遇也就只不过是寻常的背景,真正重要的,是父子两人的心路。

也就是从此时开始,<strong>导演松太加开始了一系列极其温柔细腻的描写。

首先是罗尔基在料理俄玛后世时,到寺院为亡者祈福时撕照片的举动。这张照片是俄玛与前夫很可能仅存的一张合影,一直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骨灰盒里。

当罗尔基本着为俄玛祈福的初衷来到寺院,却从喇嘛口里听到“照片上的这对夫妻能够一起去往天国,是大大的福报”之后,偷偷地把合影撕做了两半,他不想妻子死后依然和前夫在一起。

这个有点自私的小举动,特别符合人性,也因此特别真实。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这张照片其实已经在不经意间揭示了许多隐藏在画面背后的事实——罗尔基无疑深爱俄玛,是那种最普通意义上的丈夫对妻子的爱,但他无疑又不够了解俄玛,就像他之前始终无法理解俄玛为什么要走这一程朝圣路一样。

同时,他当然也无法理解俄玛与前夫所生的儿子诺尔吾,至少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把他视作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叛逆儿童,从不曾设身处地去试着了解对方。

但俄玛的突然离世却逼迫他不得不开始试着去了解诺尔吾,去了解已逝的俄玛。

他开始尝试去照顾孤独无依的诺尔吾,尤其是在后者不慎弄伤了自己的脚之后。

罗尔基在夜里趁诺尔吾熟睡之后,给他的伤口抹药的镜头,就极其耐心地描写了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

此后,罗尔基终于决定带着诺尔吾走上俄玛没有走完的那条朝圣路。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朝圣人由俄玛变成了罗尔基,也就意味着罗尔基开始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和感受妻子,他也就此真正开始去了解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后来的故事便越发流畅和顺理成章。

当父子二人终于走到拉萨,也就宣告了这一段心灵之旅的完结。

到这里,导演松太加依然是通过一些十分具象的细节,来表现父子之间那种隔阂的消弭。

其一是那张被撕毁的照片。最后诺尔吾重新把它拿了出来,并且偷偷地粘在了一起。

其二是那首点题的祝酒歌《阿拉姜色》,影片的片名就取自这首藏语民歌。在之前罗尔基、俄玛、诺尔吾三人共行的旅途上,罗尔基和俄玛曾唱起这首歌,但那时诺尔吾仿佛置身事外。

但此时,诺尔吾也开始哼唱起这首歌,他开始把罗尔基视为自己的父亲。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像<strong>《小偷家族》一样,这对并不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最后却像一对真正的父子那样,实现了心灵的理解与交融。

在影片的最后,罗尔基为诺尔吾理发,画面逐渐转暗,但我们却能清晰地听到他流泪的声音。这是导演松太加为我们带来的最后一个细腻的瞬间。

也就在这影片的最后一刻,此前很长时间困住这对父子的羁绊,终于释放了出来。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像松太加的两部前作《太阳总在左边》与《河》一样,《阿拉姜色》凭借那些对人物的入微体察,和对细节的生动描绘而打动观众。

如果说大部分电影都习惯于在题材、故事这些外向形式上建立影片的主旨,那么《阿拉姜色》则是那种少数敢于向内挖掘人物内心的电影。

尤其是,面对“磕长头”这样一个很容易被带向“传奇”那个方向的题材,松太加依然能淡定从容地描写那些最日常的人物内心活动,就更加难得。

<strong>它的好,全在那些转瞬即逝的一瞬间。

而那些瞬间,足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抵达每一个观众。

这部电影也在昨天举办了首映礼,导演松太加,著名藏语歌手容中尔甲,他也是本片的男主角,女主角尼玛颂宋都到现场给电影加油。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同样是朝圣,《阿拉姜色》和《冈仁波齐》有什么不一样


也正是《阿拉姜色》的故事打动了歌手容中尔甲,他不仅献出精彩的“银幕处女秀”,还投资拍摄了该片。第一次投资的片就在电影节大放异彩,眼光确实好,藏语电影的发展需要更多他这样优秀的投资人。

这部电影首映日的排片才0.6%,实在是有点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去影院看看电影,也希望得到更多排片,观众需要这种走进内心的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