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记忆中藏地题材的电影只看过两部,一部是《可可西里》,另一部是老电影《农奴》。前一部是汉人陆川拍的,后一部不知道是谁拍的,但肯定不是藏人。当年我还小,有些被《农奴》里的场景和人物造型吓住了,但也注意到里面的导演和职员全是汉族的名字,演员全是藏族的名字。藏人导演拍藏地的电影,而且全用藏语,我还没看过。

影片《阿拉姜色》开始时,我以为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俄玛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执意以磕长头的形式到拉萨去朝圣,让人觉得这种执拗不尽情理。以俄玛的年龄、生活的地域以及身体状况,即使要朝圣以求心灵的安慰,坐车去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些。或者,电影要表现这种信仰非藏人无法理解?如果电影按这种逻辑发展,我对它的前景感到悲观。


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再看了一会,我以为这是一部公路电影。虽然主人公并不坐在车上,但318国道上不时呼啸而过的汽车,变幻不定的景色,把人带入一种烦躁和动荡之中。以身体的疲惫换来内心的麻木,缓解死亡将带来的痛苦,从而拉开精神与现实的距离,莫非这是俄玛执意上路的原因?

当俄玛说出她那个梦时,我发现我错了。可能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在这时意识到自己此前的误会。这部电影无关信仰,虽然电影中有磕长头,有寺庙,有喇嘛,有经幡,有天葬,有诵经声,有一切的藏传佛教的元素;这部电影也无关公路,把公路和汽车去掉,让路上出现更多的野花、牛羊和石头,我觉得画面还会更美。甚至,这部电影无关藏族,虽然他们说藏话,穿藏服,吃糌粑,点酥油灯。

这是一部关于两个男人——也许是三个(第三个是俄玛的儿子诺尔吾)——和一个女人的电影。俄玛之所以磕长头去拉萨,是因为她要实现和死于绝症的前夫一起去拉萨的心愿。前夫在梦中来找她了,叫她跟他走。她悄悄带着前夫的骨灰,骨灰盒里有她和前夫照片。俄玛死前,在帐蓬里,罗尔基充满爱意地抱住她,把她的手温柔地放在自己胸前,俄玛跟他讲起那个梦,这时,罗尔基的手慢慢地松开了,我相信这一刻他掉进了冰窖里。“这俩口子一同往生了,多好的命啊!”在寺庙里,喇嘛说。这句话差不多要了罗尔基的命:他竟然败给了一个死人!


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他是带着愤怒决定继续磕长头去拉萨的,他要通过这种仪式证明只有自己才是能将俄玛带到圣地的人。他不是为了满足俄玛的心愿,而是为了战胜她的前夫——那个死人。

这也是一部关于两张照片的电影。一张是俄玛和前夫的黑白照片,另一张是罗尔基和俄玛的彩色合影。他把黑白照片留在了喇嘛庙中,而且还狠毒地一撕两半,把俄玛和她的前夫分开。他把彩色照片放在胸口,让俄玛跟着自己走。照片是种象征,这场磕头仪式的终极象征。


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他又一次失败了。那张黑白照片被诺尔吾——这个俄玛和前夫的儿子,这个因罗尔基和母亲结婚后,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而心怀仇恨的孩子,偷偷从寺庙的墙上扯下来,偷偷拼接好,偷偷带到了拉萨。罗尔基带着他,他带着父母,他们一家多好的命呀,而罗尔基一无所有。诺尔吾以这种方式,夺回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报了仇。

我并不认为电影表现了罗尔基和诺尔吾通过心灵洗涤达成了和解,精神得到了升华。影片的结尾,罗尔基给诺尔吾洗的是头,而不是心。我觉得罗尔基给诺尔吾洗头,充满了揶揄的味道:表面上是他给诺尔基洗头,实际上,用四川话说,是他被诺尔吾“洗了脑壳”。佛说,人生即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佛说得对。人生几大苦在电影里都占齐了。如果说磕长头是罗尔基与命运对抗的仪式,那么洗头就是罗尔基的另一场仪式:对命运的顺从仪式。


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电影里罗尔基是个很失败的男人,他从来没得到过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甚至连俄玛的信任都没得到——在死前,她把自己的包交给了儿子,叮嘱他要到拉萨去。但正是因为顺从命运,他得到了升华:不顺从又能如何呢?请干了这杯命运之酒,阿拉姜色!从这方面看,这部电影倒真像藏人拍的电影。

这是部好电影。电影里有嫉妒,有猜疑,有愤怒,有仇恨,有互不信任,有最真实的人性,当然,也有爱,但这些都在舒缓的节奏中,用最纯净的方式来讲,让人觉得沉稳和宁静,就像我在西藏看到的云。我不懂表演,但我觉得电影里那些藏人,就是我见过的藏人的那样子,你不能简单地用彪悍粗野或者纯朴憨厚来概括他们。


三个男人和两张照片——《阿拉姜色》


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电影的主角是容中尔甲,我在他读大学时教过他几天书。我还记得那时他和一个笑容灿烂的女生形影不离。其实这也不是主要的。他歌唱得好,电影也演得好,我这个老师连一毫米的功劳也没有。

主要是我想看看他现在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